初中初二

漢字之間的感動作文

本文已影響 9.14W人 

漢字,對我們大家來說是很熟悉的字眼。因爲在日常生活中漢字都無處不在,可是身爲中國人你們知道漢字的來歷嗎?

漢字之間的感動

漢字是由古代的結繩記事開始的,後來慢慢演化成了在木片或在竹片上刻記號,再到八卦文。然而通過陰陽能表達的東西有限,人們就通過觀察天地之間的事物,用各種形狀表示意思,從而產生了甲骨文,甲骨文從先秦時期演化成爲篆書,極大地增加文字量,但是書寫太複雜,到了秦朝,有逐漸演化成隸書,最後就變成我今天熟悉的漢字。

漢字濃縮着字前史中國人對自然的認識,如“家”字最早的字型是房裏有豬,豬的繁殖能力強,當時人們的生產是最重要的,以生產能力旺盛的豬象徵着家中的人丁興旺。漢字濃縮着前史中國人的科學精華,如“思”字,現在看見的是“田”和“心”,好像說“心田”是管思想的。有人由此判斷中國人早期不知道思維的器官是大腦。這是因爲她沒有看到“思”的最早字型,思字最早下面是心,上面是滷,這個字是一個象形字,像頭蓋骨的交匯處。所以說思並不是指心田,而是指頭和心的相通。今天的科學家驗證“心田”這個字的字形,既有思維又稱情感。漢字體現先人哲學的思辨,塑造着中國人的心理結構如“默”字表示的不是無言,按說一個黑字就足以象徵,爲什麼還要加一個犬字呢?誰都知道狗最能叫。用善叫的狗法去逐近寂靜,無言更能體現出默的充實內容。從思想上說,沉默是又能言善辯的智者提出的,從造字上說,“默”又是從“汪汪”的狗叫引來象徵的。“默”是可以說卻不能發聲。

表面上看,漢字不過是一個符號,指稱着一個事物,但就在這對應的背後,還潛伏着中國人的情感,習慣甚至本能。

我愛漢字之美,漢字之間的巧妙,同時漢字也令我感動,因爲是它體現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