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初二

家訓伴我成長小作文

本文已影響 9.03W人 

家庭如圃,我們似苗,家風家訓正是滋潤萬物的細雨。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題記

家訓伴我成長

小的時候是由祖父母帶大的,對他們老一輩的思想耳濡目染。也正是因此,我才能夠得以健康,快樂的成長。

依稀記得,家中有一頭水牛,爺爺奶奶很是寶貝。當時還是個年幼無知的孩子,但現在我深刻地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人生在勤,不索何獲”。

每當天灰濛濛的亮,奶奶就已經從牀鋪上踩下來了,牀板總會發出“嘎吱——嘎吱”的動靜。有時被這聲響驚醒,奶奶總會低下身來,拍拍我搖動的腰身低柔地說:“沒事,沒事,奶奶在。”猶如一劑良藥,是我平靜下來,重新進入夢鄉。

太陽逐漸從東方吐露出臉蛋來,我也在奶奶的催促聲中吃完了早飯,和鄰邊的小夥伴們在外面晃盪了一上午,頂着日頭回家。

奶奶是村裏出了名的“快手”,手腳麻利,從不拖拉。每次回家總是乾乾淨淨,飯桌上已是美食琳琅。爺爺扛着一把鋤頭,戴着一頂竹草帽從門口進來。身上,褲腿上都是泥巴,雖然爺爺的褲腿挽到膝蓋處但還是被泥水沾染。爺爺招呼着我趕緊吃飯,自己卻坐在門口的樹墩上抽旱菸。一斗吸盡,奶奶讓他洗洗腳來吃飯吧。

飯後閒來無事爲爺爺端來了一盆清水,想幫爺爺洗洗腳,爺爺卻用粗糙的大手捏捏我的臉蛋說:“小妞妞啊,爺爺的這雙腳是用來種地的,你可洗不乾淨呦!”我似懂非懂,愣愣地蹲在爺爺腳邊,看着清水漸漸渾濁。一些殘留在腳面皺紋間的泥巴不容易清理。爺爺就用刷子用力地來回刷動,聲音十分清脆。

草草地用過午飯後,爺爺重新帶上草帽,單手扛着鋤頭,另一隻手牽着家裏的老水牛。我疑惑地問爺爺:“爺爺,你是不是要把老水牛牽出去耕田啊!”對於我的不解,爺爺總是耐心回答:“哎呦你這個小迷糊,田昨天就梨好了。我想今天把牛拉出去淌趟水,讓老牛涼快涼快。”我癡癡地倚在門檻上,他們的身影轉眼消失在滿是綠意的田野中。

太陽落山了,他們也就回來了。奶奶給牛餵了草,爺爺坐在樹墩上洗腳。刷子的聲音伴着音樂的節奏響徹於黃昏的小院子。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永恆的定律。夾雜着祖父母勤懇付出的汗水,以及來年更好的豐收。

飯桌上一舉一動,一瞥一笑都蘊含着極爲深刻的人生大道。每當吃飯的時候總會回想起祖父母的訓導與教悔。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家裏的飯都是用土竈煮的,大人們常說,我們家的飯帶着柴香,吃得踏實。奶奶一直有個習慣,每次盛飯她只給人家盛半碗。這是爲什麼呢?

小時候筷子用得還不是很熟練,總會把飯菜掉在桌子上。爺爺奶奶總會說:“小妞妞啊,吃飯怎麼可以這麼浪費呢。這些可浪費不得的哦。”說着便將我散落的飯菜收拾起來,拿到雞舍裏面餵雞吃了。看着小雞們在地上歡欣雀躍地蹦蹦跳跳,我的心中頓時感到無盡的自責與慚愧。每次飯後爺爺總愛吃上一快又幹又脆的鍋巴,他一直認爲鍋巴可以讓他幹活充滿力氣。原來奶奶的習慣也是爲了防止浪費啊。

印象中,自那以後我便不再隨意的浪費了。有一次,我無意間在一本書中看到諸葛孔明先生說過的一句話“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深受感觸。

在良好的家庭氛圍條件下,因爲家風家訓的滋潤與洗禮,我們必將在成長道路上綻放出絢爛的花朵。

——尾記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