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初二

記憶中的鄉俗作文

本文已影響 7.71W人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人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首詩描繪了我國人民歡度春節時的盛大喜慶場景,在爆竹聲中辭舊迎接新氣象。

記憶中的鄉俗

中華民俗傳統文化豐富多彩,全國各地有着許多類似相同的民俗文化生活。但“出門三五里,各處有鄉風”,我們可愛的樅陽自有特殊的習俗,比如“守歲”。它俗稱“熬年”,是樅陽民間在除夕的習俗一種。守歲是從吃年夜飯開始,一家人圍着飯桌點燈入席,在開心的談笑聲中吃完團圓飯。守歲是對如水逝去的歲月有着惜別留念之情,同時,也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的希望。

到了五月五,是端午。它在我們家鄉的民俗文化中算是最具有特色的節日。除了賽龍舟、家家戶戶插艾葉,那就是包糉子。一說到糉子,它可是我的最愛。才進入五月,家裏爺爺奶奶就開始忙碌着準備購置包糉子的材料。糉葉即是生長在河邊的蘆葦葉,購買糯米、綠豆、紅棗等材料。把採購的糉葉放在大點的棚子裏浸泡幾小時,然後爺爺端來小凳子坐在盆子旁邊,拿起衣刷開始洗刷糉葉,一片、二片、三片洗淨,剪去葉稍,整齊的放在洗乾淨的篩籃上。奶奶正忙着淘洗糯米、綠豆、紅棗、鹹肉,然後把鹹肉切成塊狀。做好包糉子的前期準備工作。要想包裹好看的糉子,這是件非常重要的技術。我們家只有奶奶會包裹糉子,奶奶把包裹糉子的材料擺成半圓形,然後搬來張小椅子而坐。奶奶左手拿起洗淨的糉葉,熟練的把它捲成窩狀,右手拿起勺子,將洗好的糯米塞滿捲起的糉葉。時而增添綠豆、時而增添紅棗、鹹肉等爲糉子芯。經過左手的幾下對摺,一個個三角形狀的糉子連成一串串的包好了。不一會兒,奶奶把糉子分類成綠豆芯、紅棗芯、鹹肉芯。再把糉子放入大鍋裏煮熟,糉子的香味飄滿了整座房屋。記憶中,奶奶包裹的糉子吃起來特別有嚼勁,味道可口香甜。

每當我吃起奶奶包好的糉子,有着種種濃濃的愛的味道,同時心中不由的想起地域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是啊,中華民族的民俗傳統文化源遠流長,歷史悠久,我們青少年應該尊重它、保護好,讓古老的文化成爲民族的靈魂,爲祖國的經濟騰飛做出更好的貢獻。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