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初三

粉絲文化作文

本文已影響 8.5W人 

【篇一:粉絲文化】

粉絲文化作文

每個人都有自己所崇拜的人,有人崇尚他的品質,有人欣賞他的外表,也有人愛好他的性格……

但做人是有原則的,是有底線的,可是有些粉絲爲了自己心中的“男神”“女神”們,原意把家弄得傾家蕩產,不惜用自己血汗錢去買演唱會的票;原意在自己臉上動刀子,把自己“整容”成偶像的樣子;願意將自己一生的幸福,快樂都與自己的偶像聯繫起來,難道這就是粉絲文化麼?

林娟,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她吧,“不見劉德華,我絕不嫁人”一個28歲的女子發誓。十二年來她前後三次前往香港和北京尋找和她的偶像——劉德華見面的機會,其家人也爲她不惜一切代價,不僅債臺高築,就連家裏不足40平方米的房子也買了,幾乎弄得身無分文。四月十八日,又是一場演唱會,作爲父親,爲了讓女兒第三次去香港和劉德華見面,他只能四處借錢,可那還有人願意借給他呢?無奈之下,父親只能完成他的諾言——林娟的父親在無法籌集到女兒的費用後,說道:“如果實在湊不到女兒去香港的錢,我就去賣腎。”

這個故事是誰聽到都會覺得心酸,一個好好的女孩爲了見見劉德華,得到他的簽名,竟搭上了自己的青春,還害得家裏傾家蕩產。而得到的又是什麼結果呢?劉德華說,娟娟這樣的行爲不正確,不正常,不健康,不孝,他絕不會理會娟娟的要求,並呼籲她停止過分的行爲。他說:“我最痛恨做人不孝,如果用不健康的方法希望與我見面,我不會理會。”

有一個自己崇拜的人是好事,可以取長補短,但不能盲目,粉絲不是什麼壞人,但也要學會理智,不要因爲自己而傷害其他人,這纔是真正的粉絲文化。

【篇二:話粉絲】

粉絲,一個二十一世紀的新產物,是英文單詞“Fans”的音譯詞,它的意思是追星羣體。

對於年輕一代來說,偶像就像一個身份信息一樣,每個人總有一兩個偶像。而在網絡發達的今天,追星已不再是一件難事。打開手機,微博一翻,就能瞭解到偶像的一切信息,還能找到一羣“志同道合”的朋友。真是一箭雙鵰啊!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演藝、歌唱事業纔在大陸上發展起來,對於經濟不富裕的人們,這確實是十分奢侈的享受。但隨着人們物質生活富裕了起來,對精神文化的追求也不斷提高。於是大街小巷裏響起了Beyong的《海闊天空》、小虎隊的《愛》、張學友的《吻別》……人們陶醉在他們迷人的歌聲裏,迷戀於他們英俊的外表。到了九十年代,因爲西方文化的引進,粉絲這個詞進入了國人的視線,並受到青年人士的認可,粉絲文化開始逐步發展起來。再到二十世紀初,如雨後春筍一般,各種粉絲團體成立了起來,並不斷壯大,成爲了偶像們堅強的後盾。而影星、歌星的增多,不僅讓更多人加入了追星的行列,也帶來了一些不良的現象:爲了見偶像一面不惜傾家蕩產;因爲有人辱罵偶像而和對方大打出手;過分迷戀偶像而侵擾對方的私生活……粉絲漸漸成爲了大人們心中叛逆、不學無術的代言詞,或者說,追星的我們成爲了家長、老師的“心頭恨”。

然而在最近幾年,雖然“粉絲暴力”的新聞仍層出不窮,但我們也看到了許多好的現象。在這屆里約奧運會中,許多運動員靠無敵的才能獲得了無數“迷妹”“迷弟”,全民奧運的熱潮席捲了整個暑期檔,幾乎所有人都在爲奧運助力。運動健兒們比賽時,我們爲他們加油;他們比賽失利,我們便紛紛通過微博安慰他們;有運動健兒受到不公正待遇,我們也跟着憤怒,全民抵制。有人說這屆奧運會是中國公民素質的提高,因爲我們不再執着與金脾的數量、“體育強國”的榮譽,我們更加註重於奧運精神、金牌背後的汗水。但我覺得與其說是國民素質的提高,更不如說是粉絲文化的良性發展。運動員不同於明星,他們有着爲國爭光的責任,在他們背後是全國人民的殷切目光,而他們自己也對這份事業充滿了執念。可以說,金牌,奧運會的金牌,是所有運動員一生的夢想。因爲這不僅是個人的榮譽,更是國家的榮耀!記得有位運動員曾這樣迴應退役後會不會當明星的問題:“當演員再厲害,也不能讓五星紅旗升起來!”從運動員的身上,我們看不到虛假,只有不斷進化的自己和國家爲一切的信念。有着這樣一羣品德高尚的偶像,難道還會有粉絲做出一些無理取鬧的行爲嗎?難道還有人捨得去誹謗他們嗎?我想答案是沒有。

而其實在這之前一些粉絲就有一些讓人讚歎的行爲:姚貝娜粉絲每天都會在她微博下向她說一聲晚安,每逢過節也會及時送上祝福;易烊千璽粉絲籌資十萬爲一小學建操場。而今年四月,英國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開通微博,一時引發轟動,幾小時便收穫了九十萬粉絲,如今更是擁有四百多萬關注者,絲毫不遜於一些當紅明星。網友們也積極在微博下留言,表達自己的激動之情。於是,偶像不再是能歌善舞的文藝全才,知識的魅力正佔據着潮流。高素質的粉絲出現,低素質粉絲正逐漸離去歷史的舞臺。

當老一輩的家長、老師還忙着教育我們追星的危害時,粉絲這個團體正悄悄地做着轉變。他們依然特立獨行,引領着潮流,但卻收起了原來刺人的鋒芒,慢慢綻放出耀眼的光芒,讓世人改變了對他們的偏執。回顧粉絲團體的成立到掌握社會的動態,他們也漸漸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粉絲文化”。雖然不夠完美,但我們卻不得不承認它在改變、在進步。

【篇三:粉絲圈作文

在當今網絡時代,“粉絲”已逐漸取代FANS,成爲一種新新的羣體,他們不分年齡、職業,都在追逐着各自的偶像,如果誰沒有則被稱爲“老土了”。

他們收集偶像的專輯、明信片、海報,穿偶像同款衣服、鞋子,在大街上一聽見放偶像的歌就會激動過不停,但如果你說他們偶像的壞話,他們就會像捍衛尊嚴一樣和你翻臉。

在不知不覺中,他們分隊形成了各自的“小圈子。,在“小圈子”裏,他們有着共同的偶像,談論着共同的話題,可以約着去看一場演唱會,把資源分享。

他們有時是善良的小天使,溫暖的“小太陽”,他們給了偶像人氣和支持,給予苦與累的正能量。他們去參加自己偶像的演唱會、見面會以及籤售會。他們可以發起許多活動,讓有同情心的人們一起祝福。他們因爲深知偶像的繁忙,所以不願意去打擾;他們因爲深知偶像的辛勞,所以可以爲偶像集體大合唱;他們因爲偶像快樂而快樂,有時甚至只是因爲擁有一張專輯便可以滿足很多……

然而,粉絲們有時候真不分真僞,在他們看來偶像也並沒有高低之分。

他們有時又很瘋狂,在新浪微博風彌中國後,許多偶像在這個平臺上公佈自己的生活。這也成爲了粉絲的一個“舞臺”,他們可以瞭解自己偶像的最新動向,微博的評論區卻成爲了他們相互攻擊的“戰場”,評論是他們的犀利武器。有粉絲這種職業就會有他們的剋星——黑粉。所謂的黑粉一旦開啓謾罵模式,就會遭到“粉絲大軍”無數的艾特加諷刺,緊接着,評論就會“爆炸”,一場硬仗就這樣打響。更離譜的是有些粉絲打着“正義”的旗號在毫無資料涉及的網絡上用鋒利的語言武器,毫不顧忌別人的想法自私自利、自以爲是地抒寫自己的看法,引來的“誤會軍”便成羣結隊地跟着這名“將軍”,緊接着數以萬計的武器投向了被攻擊的人。以至於網絡上多了許多“黑網”“整容臉”這樣的新名詞,多了許多“長得就這樣還當演員”、“整了容還不敢承認”這樣的話,以及一些根本不着邊際的謠言,甚至還漫及着一種跟風。

同時,粉絲也是不可靠的,今天我粉你,明天我粉誰?不斷變化着自己的偶像,尋找新的支柱。

粉絲就是這樣一羣人。在這個粉絲圈裏,這種粉絲現象也成爲一種引入注目的文化了。

【篇四:粉絲文化】

什麼是“粉絲”?粉絲一詞是由英文“fans”音譯而來,“粉絲”這個羣體主要由80、90、00後組成,他們有着時尚流行的心態,且因偶像的魅力而不斷地有人加入,漸漸地,他們遍佈海外,成爲了一個個龐大的家庭。

這個源於“fans”的詞彙有了更深的含義,粉絲已經不僅僅是一種現象,而是成爲一種有着獨特性的“粉絲文化'。隨着時代的發展,人們更加註重精神需要,而偶像的出現,不僅滿足了人們的需要,他們的顏值,身材,個人魅力以及能力更加加深了人們的精神追求,粉絲就這樣誕生了,“粉絲文化”絕非單純的追星,正是有了這種追求,社會大衆才能快速地接受並傳播。

“粉絲文化”無外乎三種精神;

第一種,團體精神

粉絲們因爲一個人或是一個團隊而聚集在一起,和一羣跟自己一樣有着相同信仰的陌生人,爲了同一個目標而奮鬥。

第二種,奉獻精神

粉絲們愛着自己的偶像,甘願付出自己的時間,金錢,讓自己的偶像獲得成功

第三種,忠誠精神

正所謂“人紅是非多”,越紅的人緋聞越多,粉絲就是在這個時候表明自己的真愛,與偶像共患難的,他們對自己的偶像不離不棄,即使對方並沒有成爲最閃耀的那顆星,但在他們心裏,偶像永遠是那顆撒下幸福光輝的星星。

【篇五:“朝代粉”,爲你點贊】

“粉絲”這個詞我再熟悉不過了,不僅自己是其中一員,生活周圍還活躍着無數的“忠實粉”“顏粉”甚至“黑粉”“腦殘粉”,現在又出現了一種粉絲——“朝代粉”。

“朝代粉”崇拜的並非當紅影星,也不是名壇名將,而是某個朝代。他們不斷地翻閱這些朝代是資料、書籍,儘可能多地瞭解這個朝代,並豐富自己的文化涵養。

“腦殘粉”“黑粉”會因爲不喜歡某人或誰與自己的偶像有矛盾就大肆辱罵別人,無節制地進行人生攻擊。前段時間,一位年輕藝人就因爲經不住粉絲的謾罵,抑鬱而亡。“朝代粉”則不會這樣。時常,他們心中也會有些許不甘:不甘某個歷史人物如塵埃般落在歷史長河中,不被衆人所知;不甘某個本是功勳卓著的人因被誤解而抹殺了所有功績;更不甘一些歷史未解之謎被埋入泥土,無人發掘,直到腐朽、破敗,無人問,更無人知。“朝代粉”會爲了這些“不甘”去查閱資料,例舉事實,據理力爭,其中還不乏古詩、古文交流,向人們證明自己觀點的同時,還傳播了中華文化。在追“星”中學習,豈不美哉?

作爲半個“朝代粉”的我,也感同身受,經常流連於各大歷史論壇中,查看各種歷史文獻,瀏覽“粉絲”們各自獨特見解,學到不少課本以外的知識。我時常會陶醉於自己鍾愛的唐朝:一會兒與衆大臣一起見證武則天的登基;轉瞬又見唐玄宗與楊貴妃在梨花樹下結緣,馬嵬坡生離死別,不禁令人嘆息,頓生一股悲涼。其間,我體會了人們之間的相互關懷,也見識了人性之涼薄。到各歷史名地去探訪是我的鐘愛:無字碑下的仰頭凝望;兵馬俑前的驚歎欣喜;萬里長城上的激動自豪……

“朝代粉”會爲了自己的執着而努力,或是進入歷史博物館工作,繼續研究;或是進行考古,親自探訪;抑或默默地關注着、追求者。總之,他們會以自己的方式解心中困惑,宣揚各自觀點,同時也傳遞、發揚着歷史文化。

“朝代粉”,爲你點贊!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