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初三

讀懂寧靜作文1000字

本文已影響 8.6W人 

多壘滿山谷,桃源何處求?

讀懂寧靜作文1000字

——題記

小時候,我是特別喜歡熱鬧的人,怕極了孤單,在與同伴交往的過程中,我覺得有一種莫名的安全感。這種情況持續了很長時間。

到了我能讀古詩的時候,不,應該是我能理解古詩的時候,我讀了一首《漁歌子》,再看配圖和翻譯,覺得這樣的捕魚生活也有滋味,但又說不出個所以然,過了一段時間又把這事拋至腦後了。不過在這個時候,爸爸開始有意識無意識地帶我去郊外走走逛逛,我覺得農村生活一點也不好,蚊蟲極多,和書上的描寫簡直有着天壤之別嘛!

後來,我逐漸涉獵更多的古詩詞,覺得陶淵明筆下的“而無車馬喧”確實有它不一樣的情趣,城市的燈紅酒綠、光怪陸離固然是有令人如癡如醉的一面,但歸隱的田園生活更令人心馳神往:躬耕自給,好不閒適!

今年寒假,我們一家三口去了安義古村落。那裏有着古色古香的木屋,中間是一條羊腸青石板小道,天空正好飄下一蓑雨絲,遠處,做飯的人家的炊煙正嫋嫋升起,這不禁讓我想起了“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的場景。這樣的歸隱生活,正是最真純的時光。我想,這樣一幅最樸素的畫卷,正好應了那句“人間有味是清歡”吧。

回到城市,我發現,這裏的生活匆匆,太匆匆,人們爲了生計而奔波四處,如一隻高速旋轉的陀螺,時刻不停。我搖搖頭,這樣的喧鬧與快節奏,我不想。

經過這幾年來的慢慢積累,如今我想:寧靜的生活並不等同於“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的自我放逐,亦不等同於“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自信,歷代文人騷客,無一不從“寧靜”這個包羅萬象的詞中提煉出了什麼,拿起了什麼又放下了什麼。王之渙的“莫聽催去棹,桃溪淺處不勝舟”裏他對寧靜的嚮往和無奈;張旭的“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裏有他對寧靜歸隱的幾番期許。或許,寧靜永遠只是一個空虛的漂緲的詞,永遠只能是一種“雖不能至,心嚮往之”的精神狀態。

在這條萬丈紅塵不歸路上,我們都是趕路人,匆匆忙忙奔波於塵世間,一呼一吸盡染了塵世的污垢。而獨守一份心靈的寧靜,是在山間覓一間柴屋,日月相伴,雀語相隨,執書一冊,臨窗而坐,閒看花開花落,淡看雲捲雲舒。今遠去了蘭舟,遠去了瓊樓,不想蝶舞,不憶雁飛。若晴天和日,就欣賞歲月靜好;若陰雨綿綿,就且聽風雨之聲,心存寧靜便安好。

我想,寧靜這個詞我已經讀懂了一小部分,亦可以說讀懂了一大部分。接下來的人生道路還很長,我仍願堅不移地讀下去,懂下去。只因這個詞,是我心底最初的地方,是我心靈的淨土,我願有一生來詮釋它。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