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初一

那一刻,我感動了作文借鑑

本文已影響 8.92W人 

繁星的淒冷,帶着切切悲涼;昏黃的燈,投下自己孤獨的影子。這世間的萬物,總有讓人心絃一動的時刻。感動,無疑是人淡漠心靈的甘露,洗刷着人的無情。

那一刻,我感動了

若是文字,總沒有抽象的圖畫或人物感人。但文字畢竟是記錄感情的物質,帶着真情實意。我的感動出現在閱讀中。那被感動的一刻,閱盡無數書間滄桑心靈麻木的我,讀的是餘華的《活着》。即使在結尾,它也給了我意猶未盡。

書的前幾頁是獲得的各種國際獎項與各種版文的自序,我有些感慨餘華的強大,掠過無數國內外報刊點評,我進入了正文。

開頭是十分樸實淡雅的文字描寫着農村生活,三十年前的他逍遙地活着。他聽着徐福貴講自己的故事,而小說的主人公,也是福貴。

“鳳霞被送走以後,家珍就整宿整宿睡不着覺,聽到門響總以爲是鳳霞回來了,拉開門一看,只有雪在飄。”這些話讓我的心絃動了一絲。家珍對女兒的思念流露在文字中,這是母親的愛。母愛不是人最常讚頌的麼?

“那個天殺的醫生把有才的血全輸給了春生的老婆,也就是縣長夫人,等他把針拔下來,有才就死了。我不敢告訴家珍,她身子骨弱,我就偷偷地把有才埋在了荒地。”我的鼻子一酸,爲有才的悲殘命運感到惋惜,同時也對那個草菅人命的醫生產生了強烈的憤慨。毫無人性,只分身份尊卑的舊中國,小市井風氣暴露無遺。

真正讓我感動甚至流淚的是這樣一段話:“他望了望天,不知道是思考還是悲傷。過了一個世紀那麼長,他才淡淡地說‘如果苦根還活着,今年該上高中了,十七歲了。'我的所有親人死得一個不剩,要是我走了,也沒什麼掛念,兩腿一伸跳到棺材裏去。我都是死過幾回的人了,多這一次又有什麼關係。人嘛,總是要死的,像我這種‘老不死’的,不也要遲早歸西。”我彷彿看到他坦然的笑容。餘華用第一人稱寫了後半段話。這些話實在讓我感到脆弱與惆悵:不論是從讀者的角度還是主人公的角度,一個人對生死沒了概念,他的親人全部逝去。他似一輪經過幾場烏雲遮蔽的明月,繁星在一個個消失,只有他還在着,還活着,孤獨地掛在天上,沒了羈絆,沒了牽掛,沒了思念。

讓我感動的時刻數不勝數,唯有這本書印象最深。這篇作文選材也許不夠新穎,但是我流露的是我的真情實意,講出的是我的心裏話。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