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二

讓心靈之窗常青於俗世作文

本文已影響 7.55W人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陶淵明在仕途不得意之時,毅然拋下榮華富貴,歸隱田園,遠離俗世之爭,讓心靈長青。這纔有了後來“採菊東籬下”的閒暇生活。

讓心靈之窗常青於俗世

陶淵明正是厭倦世俗,厭倦黑暗的官場,才以一名隱逸者的身份獨立於俗世之外。由此可見,俗不單單是是一種生活中的體驗。

俗是歷經風雅的文學。幾經遭貶的蘇軾於宦海之中沉浮。“渺滄海之一慄”他將痛苦失意灑入東流;“大江東去”缺洗刷不了他的艱難苦恨;“一蓑煙雨任平生”終究局是在俗是之中成就了他曠達的心態。

俗是苦難之後的體味。正如海明威所言:“生活總使我們遍體鱗傷,但到後來,那些受傷的地方總是我們最強壯的地方。”生活於俗世中的我們,總是難免受到生活帶給我們的創傷。五歲殘疾卻不言放棄的張海迪;“繼續攀登,永不停止”的曼德拉;逆境中直面困難卻仍然堅強的女數學家諾德……逆境中生活的他們,卻能無視衆人看他們眼神中的異樣,無視俗世帶給他們的痛苦與紛擾。不斷前行,永不止步。俗世之中的他們卻擁有超脫於俗世之外的體味。

俗是超脫物外的又一境界。一代文豪魯迅筆鋒犀利,總是一針見血的刺穿敵人的胸膛。可曾想過他在無數個長夜中奮筆疾書?無人理會他獨自前行的心酸與苦楚,亦無人懂得他內心的堅定。俗世造就可他勃發的銳氣和敏銳的洞察力。他標榜了一個時代。他的思想穿越了重重霧靄,穿越頭頂上的蒼穹,穿越籠罩萬物的俗世,寫出無數引人自省的作品。超脫物外,到達人生又一境界。

史鐵生曾言:“此岸永遠是殘缺的,否則彼岸就要坍塌。”俗世的昏暗或許與我們心中的寧靜不相符,但昏暗的現實才更容易襯托個人的光亮。

同是於俗世中相望,所見爲俗,便是將周遭的事物賦予了更上一層的同等浮華;所見爲雅,便是讓內心超脫了眼前的繁華而達於“料理琴書,夷猶古今”的精神快樂之境。

“夢中了了醉中醒”俗世或許不讓我們懷抱安然,懷抱心目中的淨土。但那種隨遇而安,樂觀豁達的心態卻不是空無經歷便可得到的。讓我們懷抱謙卑寧靜的心態立於世間,讓心靈之窗常青於俗世。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