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一

於溫柔中漸漸剛強作文

本文已影響 7.69W人 

不久前去北京,遇見某超級中學的資優生,相談甚歡之時偶然提及籍貫,我說我來自河南,他微微皺了眉頭拖着長腔說了一聲“哦……”,隨即又反應過來,趕忙道歉解釋,而我只是保持微笑,一言不發。

於溫柔中漸漸剛強

這樣的情形我遇見過不只一次,作爲一個河南人,總會或明或暗地受到一些歧視,正如內地人之於香港。我也曾經義正言辭地批駁與抗爭,但漸漸地,我卻越來越感到爭辯並非一個好的解決方式。

這個社會,總會有發展的不平衡,以及由此產生的受教育程度和文明程度的高低。不可辯駁的是一個較差的羣體印象確實是那個羣體自身造成的,是河南人自己在外省人心中留下了不光彩的印象,是內地人自己在香港人眼裏留下了不文明的印記。那麼,作爲這個羣體中的一員,你就一定會面臨着它給你帶來的榮或辱,既然逃不掉,就乾脆坦然地面對;比如微笑着面對那個男生的牴觸與解釋,比如躺着中槍時坦蕩地說一句:“唔緊要啦,我們曾也有錯。”

這是“弱勢羣體”的自我達觀,是溫柔的善意,但卻並不意味着所謂“強勢者”可以肆意批駁與污衊。稍微受過些教育的人都會對中國的近代史刻骨銘心,並從此牢牢記住一句話——落後就要捱打。可是我卻要說,這句話實則是一種強盜邏輯——我們並不能因爲某個人或國家的弱小與落後便隨意施加霸權主義。政治經濟文化的所有優越,不足以成爲詆譭攻擊的一條理由!部分“優越者”的以偏概全、隨意中傷,實則暴露了其自身的侷限性。而真正的強勢者,必定在此刻帶了一分溫柔——雖然你曾經有許多不足,可這次,也確實不是你的錯;我也願同世界一起,將你溫柔相待;我會幫助你變得更好,而非隨意地扣上莫須有的罪名。

北京行時同清華大學河南招生組的一名教授進行了深刻的交流。他也曾一路迎着傲慢與偏見,卻最終走得越來越遠,爬得越來越高。他說:“我沒有那麼大的能力去改變全國人民對河南的印象,可我起碼可以做到影響周圍的一圈人,現在倘若有誰說河南人不好,不需要我爭辯,我的朋友會替我反駁。”

這也是我的期望。其實我們每個人都處在一個局中,這個局有很多層,每個人都處在一個位置,圈套着別人,也被人圈套。這個局實在太複雜,一朝一夕內難有大變動,我們於俯仰之間所能做的,不過是懷着一分溫柔再去抗爭。不要過分指責自己,也不要過分指責他人,而是在一食一蔬間,影響那個離自己最近的圈層,爲最終的破局做一點樸實的貢獻。與此同時,別忘了將溫柔分一些給更低的圈層中的人們,那些與你關係密切的人們,也必將與你休慼與共;對他們的寬容與幫助,最終將促使你變得更加剛強與冷靜。

正如林徽因所說,“溫柔要有的,但不是妥協,我們要在安靜中,不慌不忙地剛強。”

我也願於溫柔中漸漸剛強。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