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

碎片化生活作文摘要

本文已影響 8.7W人 

隨着社會的發展,“碎片化生活”已經成爲了一種生活方式。

碎片化生活

“碎片化生活”在學生中不斷出現。比如,在上學的路上,坐公交車時,時不時地看見有學生在背英語單詞、語文課文;放學時,也發現有許多學生在公交站等車的時候拿出課外書看。

我在初中時,母親告訴我,她在去上班的路上經常會看到有學生邊走路邊背書。我大吃一驚。現在我是高中生了,隨着課業壓力的繁重,我也不得不開始了“碎片化生活”。早上6點起牀,晨讀,背書;上學路上,預習新課,複習舊課;學校裏,在課間休息以及午休時,趁着其他同學在玩耍的時候,就開始寫當天的作業。

其實,“碎片化生活”不僅僅在學生中發生,還在一些工作者的身上發生。

有時放學坐地鐵回家時,會發現許多下班的人戴着耳機,或是聽音樂以放鬆,或是聽新聞以瞭解社會上的事,或是聽英語聽力來提高自己英語水平。

在家裏,平時工作勞累的父母會在家裏唱歌、看電影、聊天,以釋放壓力。

也許有些人認爲:我們的時間並不多,還要抽時間去做別的事,這簡直不可能吧。其實,我從早上起來的6點開始,到下午5點到家,共11個小時。這11個小時裏,其實自己休息時抽出的時間有將近2個小時。這兩個小時,確實能做不少事。

目前,“碎片化生活”幾乎在每一個人身上都發生了。記得魯迅說過“我只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用在了寫作上”,的確,魯迅能夠在一年內寫三十五萬字的內容,還不是擠出自己的休息的時間用於寫作的嗎?其實,“碎片化生活”大大增加了自己的學習時間,以及娛樂消遣的時間,使人能充分利用每一天。當每個人都在休息的時候,你自己爲了能夠更優秀而將這僅有的時間拿來繼續奮鬥,不是能“領先一步”嗎?同樣,當別人還在爲自己的事業發愁時,你自己不爲未來擔憂,還能消遣,不是“事半功倍”嗎?

然而,隨着“碎片化生活”陸續在許多人身上發生時,有些人爲了減輕自己的學習壓力,甚至偷懶,開始“碎片化閱讀”也就是粗略地讀一遍文章,自己僅需“知其梗概”,而並不瞭解其中的含義,更不明白裏面所表達的情感。如果一直這樣下去,那麼,他必然不會增長多少知識。

需要注意的是,互聯網上的閱讀其實就是“碎片化的閱讀”,並被普遍使用着。所以,我們要儘量減少這類閱讀,多多提倡精細的閱讀,才能拓寬視野。

一句話,“碎片化生活”有利有弊,只有合理利用,才能利用好自己的時間。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