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的作文

本文已影響 7.84W人 

現如今,隨着時代的變遷,互聯網異軍突起,迅猛發力,不知何時蹦出的“碎片化”,已悄然步入人們的生活,好似融爲一體。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漫步在大馬路上,行人來匆匆去匆匆,眼睛盯着手機屏幕,手刷刷不停息的好不少見;地鐵上、偶見有人手執一書、表面上是抓緊光陰,讀遍聖賢書、行遍天下路,多數也只是眼中了了,心下匆匆,裝模作樣罷了;電子社交、微信QQ更是愛不釋手、拿起放下過一會再拿起,彷彿跌入無盡輪迴……每天,大量的有聲無聲信息,任意洶涌而來,只有不斷地被充斥、有意無意地被接受。試想想,真正心領神會的好內容真思想又有多少?碎片化的感覺是因何而起的,說到底是我們的心態和認知出了問題。

有句話說“人之初、性本善”,這個觀點可以讓人們在更短的時間內博覽更多、獲取更多信息。誰知許多人卻當它當成一種常態,並漸漸成爲主導。有人認爲要多看書、多讀書,讀得好,卻不知“精選”、“精讀”、“細讀”,更不知讀書是爲了什麼?只是茫然地讀、碎片化地讀,斷章取義地讀,甚至只讀他自己想讀的感興趣的乃至有道理的。可惜沒有停下來深思熟慮,去尋覓讀書的本源,如此便自然“學而不思則罔",失了靈魂的真需求。究其根本,多數人將“知道”當成“懂得”,是認知出了差錯。

高科技給我們帶來前所未有的快速聯絡的便捷,不分距離不分國籍。哪怕遠在太平洋彼岸,哪怕相思在天涯海角,剎那間便可情緒萬種罷了。然而溝通完之後,總感覺心下空洞洞的,熟知是那種文字的美感、含情脈脈面對面交談、嫵媚一笑傾城傾國的優雅,這些似乎都“黃河一去不復返”,隨着碎片化悄然淡去了。慢慢地,缺了太多的震撼,沒有餘味無窮、沒有感動在心、回過頭想回味地時候,找不到字言片語,那種柔美溫柔的書信感覺。總覺得缺了些什麼,那是來自心靈的交融。總而言之,是人們的心態發生了變化。

信息太多,沒法抓住全部。願望太多,沒法實現。要改變化“碎片化的感覺”,最重要的是改變自我的心態和認知。

大量快速閱讀,不是爲了“趕”知識,而是爲了巧學知識。選擇我現階段的職責和使命所對應缺乏,最需要去學習的知識,安靜專注,多讀常讀熟讀,勤思考。但我們奔跑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想着駐足片刻,靜(精)思後再揚帆起航。除此之外,碎片化意在在更短的時間內博覽更多,並領其意,正是“取其精華”之意。正如《淮縣》中所道“反覆誦觀,可欣可泣,在此數段耳”。

我們始終是生活在一個關係的羣體中,總是感覺面對面一個微笑、一句問候要遠甚過虛擬的一個招呼。那種會心一笑、親切面容,溫暖人心。未來有無限的未知、無限的可能,高科技將不斷革新我們的生活方式。但是,歷史總是不斷地相似,宇宙存在也有他自己的規律,“碎片化”帶給每個人也是各有千秋。碎片化有可取之處,但萬萬不可浸淫於此,不管不顧而已。吾筆下數幾、心生萌動,故要專注最重要的人或事,改變自己對碎片化的認知與心態。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