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

尋路李白作文

本文已影響 8.23W人 

“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說起李白,我一口氣能背上他好多好多的詩,但對於真正的李白,我們又瞭解多少呢?因此我們踏上了“尋路李白:探尋‘謫仙人’的宣徽印跡”的研學之旅。

尋路李白

首先,我們來到了敬亭山,它位於安徽省宣城市,跟著名的“三山五嶽”相比,它在很多方面都要輸上一段,但是“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李白《獨坐敬亭山》詩篇流傳至今,敬亭山也聲名鵲起。

“衆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初讀這首詩的時候,我覺得這是李白獨遊敬亭山的情趣:獨自爬上敬亭山,吟詩喝酒,欣賞百看不厭的景緻,這是詩人的閒情逸致。但瞭解到歷史背景時,我才感受到了李白內心的孤獨感。當時的李白已年逾花甲,在經歷了安史之亂後的漂泊流離,經歷了蒙冤被囚禁的牢獄之災,經歷了帶罪流放的屈辱……當時,他的“偶像”謝眺已去世,曾舉薦過他,與他惺惺相惜的玉真公主也已去世,就連釀老春的紀叟也已病逝……他獨自一人,步履蹣跚地爬上了敬亭山,獨坐許久,觸景生情,孤獨淒涼襲上心頭,他內心的孤獨淒涼和自己的懷才不遇,只有在大自然中尋求安慰和寄託。

我們又來到“捉月跳江,騎鯨昇天”的地方,來到了李白墓,聽老師講了更多他的故事。原來我印象中那個把自己比作大鵬鳥的浪漫主義詩人,有這麼多我所不知道的故事啊。站在李白的墓前,我深鞠三躬,此時我彷彿離他更近了。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