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

難忘的一次活動小作文

本文已影響 7.45W人 

7月16日上午九點,我們杭師大東城小學306班“小水滴假日小隊”的同學們來到了位於蕭山錢塘江邊的中國水利博物館,參觀和學習了中國水利的相關知識。

難忘的一次活動

館裏的講解老師熱情地帶領我們一路參觀。我們先觀看了3D電影《大禹治水》,大禹爲了治理水患把所有精力投入到治水中,13年來三過家門而不入,帶領羣衆疏通河道,造福百姓。

接着我們到了都江堰展區,四根躺在玻璃地板下的大鐵柱吸引住了我視線。上面刻着許多大字,這是定海神針嗎?後來聽到講解老師說:“都江堰是在秦朝時建造的,是全世界到今天爲止年代最久、還一直在使用的大型水利工程”。哇,好牛啊!“那這鐵柱是做什麼用的呢?”我忍不住問道,講解老師回答:“每當洪水來臨會帶來上游很多泥沙,泥沙堆積使航道無法通行,必須清除。但是河底的淤泥要挖掉多少纔夠呢?於是古代人想出了好法子,在河底埋下大鐵柱作爲清淤標記,每當挖到柱子出現,說明可以停止挖掘了。”原來古代人這麼聰明啊!

再往裏走我們看到了各種腳踩水車、像摩天輪一樣巨大的木質旋轉水車,非常有趣。我還在一個拐彎處看到了一隻鎮水神獸石像,它有點像獅子,又有點像水牛,兇惡的睜着眼睛盯着我瞧。“媽呀,好可怕呀!”嚇得我趕緊跑開,不敢回頭。

越往後面展區,我們看到了越多現代的水利事物,像海塘防衛圖、南水北調圖、還有各種現代水電站機器等等,這些都是我第一次看到,深深吸引了我。

通過這次參觀,讓我瞭解了中國水利發展的歷史,和勞動人民的勤勞、勇敢、智慧。博物館牆壁上有毛主席的題詞——水利是農業的命脈,這道出了水利是治國安邦的大事。所以從現在開始我要每日節約用水,自來水每次都開小一點,用好就馬上關掉,儘量做到不浪費一滴水。讓我們爲建設節水型社會出一份力。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