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

捏彩泥小作文

本文已影響 9.83W人 

“泥家”的歷史悠久,十分招小孩喜愛。我也不例外。我曾經是個“玩泥菜鳥”,不怎麼會玩泥。直到我接觸到“泥家祖父”——彩泥,我才認識了泥家族

捏彩泥

記得三年級時,美術課開展了“彩泥課程”。我們這些沒見過世面的孩子眼睛都亮了。隨後,彩泥立刻成了我們班的“紅人”,變成時尚的代表。尤其是那些“時尚達人”,每節課都少不了在桌子下玩彩泥。

彩泥軟軟的,可變形,但不像泥巴那樣“不禁揉”。什麼拉、團、扯,它都是能抗住的。它的“最終意義”就是做藝術品。它身上鮮豔的顏色就能說明這一點。但大多數人都不是這麼想,他們只是“左拉右扯”,努力讓彩泥不那麼快變幹。我卻不一樣,想做個啥,就努力去做。周圍的人讓我百思不得其解。真不懂他們這麼揉有啥樂趣。

我們班同學就這麼一直揉泥揉到四年級。就在彩泥變得不稀奇時,“可塑橡皮”又出現了。它比彩泥更抗揉(甚至有點硬)。雖然顏色不怎麼鮮豔,但揉它、拉它時出現蜘蛛網般的絲。這讓同學們更願意揉泥了。我也不得不“改行”了。因爲“可塑橡皮”太硬捏不動啊!

在五年級時,更高級的“泥”來了。就是“水晶泥”。它那鮮豔的顏色,透明的身軀,華麗的外表,引來了同學們一陣又一陣的驚歎聲。不過它的外表再華麗,也擋不住它的缺點:有一點毒素。它的氣味也是有毒的。而且,它只能用來拉扯。我認爲水晶泥壞處多於好處,不會流行太久。可我錯了,水晶泥還是討得了同學們的歡心。——+因爲它太好看了,讓人甚至忘了健康。(讓人痛心)

水晶泥有個特點,就是特別黏,黏在手上還好說,搓兩下就掉了。但黏衣服上怎麼辦?甚至還有人用水晶泥惡作劇,粘女同學頭髮上,怎麼也弄不下來。只能把頭髮剪了。就在我越來越擔憂同學時,救星出現了。它叫起泡膠。它毒素並不多,無味。它還“無拉不玩”。不拉它都沒法玩。玩法是這樣的:把起泡膠拉扯一番。然後把它拉成平面長方形,再往長方形中吹氣,就會出現一個“泡”。等“泡”炸了,在拉扯一番,再吹一個“泡”。原理和用泡泡糖吹泡差不多,它越黏了。因爲,不黏的話拉扯就會很費力。所以,玩起泡膠的時期,稱得上是“拉着玩的巔峯時期”。

雖然泥家族成員特多,但我最喜歡的是“可塑橡皮”。因爲它集玩具與文具於一身,又“無色無味”,堪稱“泥家之王”。我期待,在未來有更好玩,無害的“年”問世!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