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載體話題

新課改新課程新高考培訓體會(精選7篇)作文

本文已影響 8.78W人 

篇一:新課改新課程新高考培訓體會

新課改新課程新高考培訓體會(精選7篇)

在XXX聽了各位專家教授的精彩專題講座,我對新高考、新課標、新教材有了很多新的認識,增長了見識,開闊了視野,受益匪淺。

一、優化教材和教學實施,培養化學學科核心素養

化學學科核心素養是指學生在化學學習中逐漸形成的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正確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包括“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和“科學態度與社會責任”5個方面。

新課程不僅提出應注重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理念也發生了變化,教材優化要圍繞發展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具體來說,新教材首先優化了教材的體系結構:老教材基本概念(或原理)比較抽象,元素化合物知識容易理解,但難以記憶,而新教材將理論知識與元素化合物知識穿插安排,有助於分散難點,且利於分散記憶。其次優化了欄目:新增“方法導引”、“化學與職業”欄目等。再次優化了教材的選材:挖掘教材的德育功能,注重真實情境的創設,體現化學與社會發展。

教師應開展“素養爲本”課堂教學的行動研究,總結和提煉發展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方法和策略,提升發展“素養爲本”課堂教學的能力,特別是問題驅動的整合式教學有利於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

過去,教師習慣以知識線索展開學生的知識學習過程,學生面對、建構和獲得的往往是死板和空洞的書本知識,這樣的知識學習途徑不利於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問題。從問題着手解決學習的精神實質是實現知識學習途徑的翻轉,即讓學生的知識學習從“知識線索”翻轉爲“問題線索”,把“讓學生在知識線索中學習知識”轉變爲“讓學生在問題解決中學習知識”。而從問題着手解決學習首先需要設計出儘量精妙、精當和真實的學科問題,且各個子問題之間最好具有一定的層次性和階梯性,以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潛力和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

二、瞭解實驗內涵,培養實驗能力素養

孫紅保教授通過講述自己的親身經歷引發了我們對於實驗教學的思考。第一件小事:一次“證僞”實驗的經歷,孫教授設計實驗本想證明物理公式是錯誤的、虛假的,但是做完實驗發現,原來書上的那些物理公式是正確的,這極大的震撼了他的內心,改變了他對於實驗的認識,孫教授的經歷也讓我更加理解實驗,感受到化學實驗的內涵和真諦。

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我們常常會忽視對實驗內涵的研究,不清晰其承載的功能。可能一些教師認爲實驗教學最重要的作用是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是非常片面的。實驗是學生學習化學,實現科學探究的重要途徑;實驗既可作爲收集證據的途徑,也是提出問題或作出假設的依據;實驗教學有利於啓迪學生的科學思維,揭示化學現象的本質;讓學生參與科學實踐,可以幫助學生理解科學知識是怎樣發展的,領略用於研究、模仿和解釋世界的科學方法,形成學科觀念和跨學科概念;使學生學到的知識更有意義並深刻地融入他們的世界觀中。

第二件給師姐“打工”的體驗也引發了我們的思考,做“化學實驗”並非單一的某項程序或某個操作,做實驗應是一個完整的過程:首先是準備好實驗儀器,儀器的準備足以體現實驗者對整個實驗過程的瞭解,然後是解決實驗操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最後是實驗結束後數據的處理、結果的評價、儀器的處理等。

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會存在一些誤區,例如孤立地看待“實驗操作”、重技能輕內涵,不求甚解、重視“燒中段”而忽視“全過程參與”。孫教授提到,教授實驗課前,教師往往給學生已經準備好了實驗器材,而不需要學生自己去思考需要哪些儀器,實驗結束後的一些工作學生也沒有參與,這樣的做實驗實際上不是真正的做實驗,更不利於學生實驗能力素養的培養。教師要精心設計探究性實驗,引導學生設計實驗方案,讓學生領會科學研究的過程與方法,讓學生掌握一些化學實驗技能和規範,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培養學生對化學及學習化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建立正確的世界觀。

另外,我們還需要思考這些問題:願意讓自己的學生做實驗嗎?學生有時間做實驗嗎?明確實驗的功能嗎?充分發揮出來了嗎?通過做實驗,是否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從未開展過科學探究的教師,很難教出會探究的學生,教師自身觀念及實驗能力素養的提升是化學實驗教學有效性的關鍵。

三、師生共情,政策引領,迴歸教育初心

葉顯發教授在講座中提到了一個詞:“共情”,一方面是師生的共情,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要讓學生喜歡老師,這樣才能親其師信其道;另一方面是學生和知識的共情,要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充滿興趣,才能樂學愛學。把握好“共情”纔能有效提高教學效果,而這也是成爲一名好教師的祕籍。

葉教授還談到了“雞娃教育”、“內卷”、“北京、上海學區房最新政策”、“國家對作業幫、猿輔導、新東方的治理”等有關教育的熱點話題。7月24日,國家又發佈了“雙減政策,事實上,今年以來,全國各地已圍繞治理校外培訓和提升校內教學質量等方面採取行動,並推進“雙減”進程。相信大家聽過劇場效應,原本大家一起坐着觀影,有人先站起來了,後面的人爲了看得見不得不跟着站起來,最後大家都站起來了,所有人都更累了,觀影效果卻沒變好。用它來形容現在的教育生態再恰好不過,現在教育“內卷”嚴重,國家現在就是想恢復最初的樣子,讓大家都坐下來,迴歸教育初心。

教師要認真研究國家政策,它是我們的指南針,如果一個老師不認真去研究國家出臺的政策方針,不知道教什麼,爲什麼而教,那又如何去教出一羣高素質的學生呢?

新一輪高中化學課改的大幕已經拉開,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們任重而道遠。此次培訓,不虛此行,感謝各位專家學者們爲我們帶來的精神盛宴,指明前進的方向。我們必須不斷地學習,及時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以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爲祖國的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結語

“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當然,專家們的金玉之言還需要教師們認真汲取、仔細鑽研,化爲自身深厚的教育創新能力和卓越的教學實際質量,才能送更多的優秀學子“直上青雲”。

篇二:新課改新課程新高考培訓體會

新教材、新課程、新高考的序幕已經拉開。在新一輪教材培訓的第一個上午,專家們提到最多的立德樹人這一核心理念。我們要明確以後的教育教學要體現國家意志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書育人重在育人,要明白我們是在培養什麼樣的人,怎麼培養人,爲誰培養人。新教材更重視育人這一功用。本次改革是世紀工程培養的人,是培養堂堂正正的中國人、中國心,導向型很強。參加了高中語文新新教材培訓,又學習了高中新課程標準的一些知識,自己有了一些的認識。

一、立德樹人是新教材新改革的核心理念

鄭富芝老師在上午的講座中多次提到立德樹人是本次新教材改革的核心理念,新教材守正創新。溫儒敏老師說,新教材守正創新,得失借鑑,樹立育人爲根本,新教材在於培養有理想信念,有文化自信,有責任擔當的世紀人才。這也讓我們明白了在立德樹人核心理念的指導下,我們的教育是培養什麼樣的人,怎麼培養人,爲誰培養人的問題。我們擁有了新的教學觀念,才能更好地開展有效教學,高效教學,魅力教學,才能更加合理引導學生有選擇地選修,吃透教材,宏觀調控,避免隨意性和盲目性。

二、新教材改革更重視經典閱讀。

溫儒敏說:“新教材注重讀書,多讀書;教學重視經典文本,拓展閱讀書目。老師要緊抓多讀書培養學生的讀書興趣這個牛鼻子。”新教材的改革對閱讀從量和質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在閱讀新教材的時候發現,教材中增加了很多篇有關中華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出現了以往高中教材中很少有的勞動教育和國家安全教育的文本,尤其在必修上下冊增加了《鄉土中國》、《紅樓夢》的正本書的閱讀。這些要求學生有較高的閱讀視野,有更多的閱讀積累,同時也有利於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對學生優秀品格的養成有很好的示範引領作用。

三、通過活動完成學習經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快樂學習。

溫儒敏指出,教學活動不只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到戶外,到校外參觀博物館、科技館,講《荷塘月色》時帶孩子去看看荷塘是什麼樣子等,所謂的教學活動一定是和教學有關的,甚至是和教材有關的內容,最重要的活動還是讀書。

我們老師在新教材的教學過程中就應該通過活動,教學活動讓學生完成學習經驗,提高學生的閱讀與鑑賞、表達與交流的能力。怎樣才能實現這樣的目標呢?

咱們的活動內容及形式就很重要了,而我們給與學生的學習閱讀的方法更重要,教會學生學習,指導學法,引導學生總結學習方法,形成自己的學習方法體系,督促運用學習方法,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養成終身學習的能力。

我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引導我們通向學習樂園,只有對學習產生了興趣,它才能引導你在知識的海洋裏快樂遨遊。比如在整本書的閱讀活動中,家鄉文化生活的學習活動中,如何運用合適有趣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藝術,把我們的活動開展好、開展得有趣,讓學生回味無窮,從心底裏喜歡上語文課。這樣,才能激起他們高昂而持久的學習興趣,這些都是我們應該好好思考並要面對的課題。

新教材爲我們師學生提供了更爲廣闊的展示學習的空間,我們老師應抓住契機,轉變教學理念,深化教學改革,革新語文活動方式,提高教學效果。採用形式各異的激勵辦法和開展各項活動。從課堂到課外,從一個單元、一個任務羣再到一冊書,都要匠心獨運的設計一定的檢驗學習效果、推動學習動力的辦法。

總之,通過今天上午的培訓給了我很多啓示,我更加相信新教材新課程新高考改革的前途是光明的、美好的,我堅信心嚮往之,行定能至。

篇三:新課改新課程新高考培訓體會

在學校的統一安排下,我參加了xx科技大學附中教師“新課程新高考”專業素養提升培訓專題研修班。今天我們先後聆聽了xx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汪xx主任主講《基於學生的課堂管理》,xx師範大學計算機學院黨委瞿洪明書記《新高考改革帶來的機遇與挑戰》,這兩位專家的培訓,有理論有實踐案例,有昇華有數據支撐,深入淺出,語言風趣幽默。在xx省2025年新高考改革全面鋪開的背景下,本次培訓涉及到選課走班、生涯規劃、考試評價、教學教研、學業水平測試等,一系列新高考改革如何做所面臨的問題和操作層面上的做法。可以說,非常實用,啓發性和指導性很強。忙碌的培訓雖然匆匆,但不虛度,專家老師帶給我們的精神食糧是沉甸甸的,乾貨滿滿!通過學習,加上自己的思路,我有以下幾點感悟,現總結如下:

一、課程改革的最高境界是教師觀念的提升。

教師作爲課改的執行者,決定着這場教育變革的成敗。因此廣大教師參與各級培訓,優化校本教研,自覺發展專業素養和教學藝術,力求以課程改革的新理念規範優化教學行爲;另一方面科學認識和處理推進課程改革以及實際教學時的矛盾,處理新舊教學方法和教學觀念的矛盾。

隨着新課程的推行,教師要調整自己的角色,改變傳統的教育方式。新課改讓教師從知識的“權威”變成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從“以教師爲中心”到“以學生爲中心”。在新課程實施中教師可以實現自身發展,而教師的發展又將構成新課程實施的條件。一直影響課程改革、教師專業發展和職業幸福感的一個問題,就是“教師的課堂自主權”迴歸問題。實施“選課走班”會讓教師有更多的課堂教學自主權,當然對教師的要求也更高,尤其對教師課程開發整合和研究能力要求更高。教師必須做到既專注於書本,又專注於實際,更要專注於學生的共同基礎和基於個性的發展需求;既要研究本學科領域,又要跨界瞭解其他學科領域;既能把學生領進學科,又能讓學生走出學科;既是教書先生,又是人生導師。這和以往教師的職業常態相比發生了很大變化,教師的教學與學生的人生髮展從沒有如此的密切相關。這纔是真正從學科教學走向了學科教育、學科育人。教師要改造自己的思想和思維模式,讓任課擅長的學科領域,同時跨學段兼課成爲常態。

二、選課走班是依據中國教育現狀、適合學生髮展的必然選擇。

通過瞿書記的講座,讓我瞭解了走班制這種模式爲:日常管理仍在一個固定的班級,稱爲行政班,但由學生自由選擇上課內容和學習的教室,學生走班後上課的教室爲教學班。不同班級的學生,根據自己所選科目的不同到不同的教室上課,需要時自習也會在教學班上。以興趣爲主導的走班形式,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上課內容,不固定教師與教室。主要發展學生的興趣愛好,開闊學生的思維。

分層教學思想,實際上源於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是尊重學生的個性,促進包括後進生在內所有學生髮展的有效措施。“分層教學”就是要最大限度地爲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學習條件”和“必要的全新的學習機會”。中學的課堂教學基本是按學科教學大綱、教材的統一要求進行的。

“走班”滿足了學生的興趣愛好,給了學生充分的學習自主選擇權,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也可有的放矢地選擇、安排自己的課程結構,正確估計自己的能力,並逐漸找到將來發展的方向。走班制教學的實行,給每一位同學提供了結識更多老師的機會,在領略不同教師教學風格的同時,也爲自己的成長奠定了基礎,畢竟走班制給同學們帶來了強大的學習資源。

不管是傳統教育還是“走班制”教育,最適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尊重學生髮展,是適合學生的教育。我們要培養人才,但一個人的素質、環境等諸多方面均有所不同,每個人都有差異,我們必須要按照他的素質、天賦、愛好和特長來加以實施教育,他的潛在能力才能夠得到充分發揮。這樣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也是最公平的教育。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們的老祖先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基礎,來進行教育。這是我們的傳統,也是現在時代的要求。國運興衰,繫於教育。教育的不斷創新纔會促進社會的不斷進步。尊重差異,因材施教才能適應教育多樣化的世界性發展趨勢。

三、開發校本課程是變革課程體系的核心。

只有課程改變,學校才能從根本上改變。學校層面的課程變革,往往是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三級課程上教與學層面的探索,而忽視從以學生爲本的教育理念出發。學校更是缺失對三級課程的深入整合,沒有形成一套校本化的課程體系,做到整合各級課程校本化,讓其符合國家層面的要求、符合校情、學情,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滿足未來發展需要,纔是課程變革的“牛鼻子”。同一門課程,給不同基礎學生提供多種選擇的學習方式,既可以按照學生自己的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課程,又可以選擇合適的時間去學習,使每名學生的學習達到最優化。

另外,課程的選擇性不能不計劃成本,關鍵是找準“選擇性”和“計劃性”的平衡點。我們不能因爲過去的課程過度統一、缺乏彈性而將改革的目標誤讀成追求課程無限度的彈性和選擇性,給予學生課程選擇的權力更不能誤導成學生所有的選擇都必須得到無條件的滿足。學生選擇課程,是學會規劃人生的過程,也是培養自己看待和處理問題的彈性、學會理性接納現實條件、寬待他人和社會的過程。因此,在強調選擇性的課程體系中,學校課程的計劃性不僅不能削弱,反而應該加強,因爲實施這樣的課程需要考慮的因素明顯增多,計劃的作用反而更突出。例如,即使學校資源條件較好,某一門課程的最低開班人數也必須要限制,追求選擇性不能不計劃成本。因此,學校在提供一門課程給學生選擇時一方面要設定合適的人數下限,另一方面還要設定合適的人數上限。因爲若選某一門課程的人數過多,學校也將難以安排。這樣,有選擇性的課程不可避免地也要附帶一定的限制,具體到某一個特定的學生身上,他就要做好如果第一選擇不能得到滿足時的選擇計劃。而作爲學校的計劃來說,對一門課程選課人數的限制特別是人數上的設定是非常有講究的,上限設得太高,等於沒有進行必要的限制,學生的選擇雖然得到了更大程度的滿足,但學校課程安排面臨的困難很大,有可能反而使更多學生的選擇受到影響,造成計劃性不夠、調控力度太弱的結果;而上限設得太低,學生的選擇被拒絕的過多,學校課程安排也許容易了,但太多學生的選擇沒能實現,造成計劃性過強、控制過度的結果;而找準“選擇性”和“計劃性”的平衡點,則正是管理智慧大有用武之地的關鍵。

通過學習,深刻理解到我們要面對改革的艱鉅性和長期性,我們要在後續工作實踐中高效的學習和理解,以及積極適應,並給予學生更多的指導和幫助。

篇四:新課改新課程新高考培訓體會

xx之行的第二天上午,我們有幸聆聽了魏xx教授《課堂教學切片診斷:構想與操作》主題講座。親切的語言,質樸的講述,鮮活的課堂實例,由案例得出的結論讓我聽的如癡如醉,受益匪淺。

初聽“切片診斷”這個詞,我就覺得很新奇。會是怎樣的呢?帶着好奇,跟隨着魏教授,首先走進了課例《包裝的學問》的導入和探究,我深刻體會到了教師在準備一堂課時一定要心中有學生,以他們的年齡和心理髮展狀況來做教學預設,萬不可只有教的任務,要始終心懷學生。接下來魏教授以兩節高中政治課堂爲例,對比出了課堂重難點內容展示的預設,對於重點知識,先引導學生生成,再由教師生成,兩者再做對比分析,能達到較好的效果。萬不可忽略學生的生成,不評價或是無效評價。接着來到了講座的第三部分,學習目標的展示。仍然是三個活生生的課堂實例,三位教師分別採用1。齊讀教學目標,2。老師用語言解釋目標,重點內容變色,3。以學生“我要學什麼”爲視角,讓學生自己說出學習任務。通過對比,三種學習目標展示方法的優劣一目瞭然,讓人印象深刻。聽到這裏我似乎明白了“切片診斷”的含義,大致就是將課堂的每個環節抽絲剝繭出來,就該環節的設計和效果結合目標進行診斷,將好的經驗提煉出來,提煉其操作方法,供更多的一線教師選取參考。想到這裏,我不禁感慨,真是不虛此行,也更欽佩魏教授的敬業和付出,我們方能有這樣的收穫。很快,思緒就被別具一格的板書設計拉回。講座進行到了第四部分:板書設計規律。在設計板書時要從內容的規劃,空間佈局的規劃,藝術化的規劃三點去思考。

在後半部分,魏教授從學科教學設計原理,切片診斷對於基礎教育的意義,教學切片診斷的具體操作方法。讓我更加明晰了切片診斷的操作環節,尋找典型片段—定性出其爲哪個教學設計活動—歸納好的經驗—生成操作原理。這讓我對教學設計的思考有了更高層次的認識。用切片診斷的方法評課也讓我印象非常深刻,要評某一類活動的一貫做法,不要評一節課的一次做法。實際上是告訴我們年輕教師聽課時也需透過現象看本質,平日的學習中要善於歸納總結,會成長得更快。最後魏教授說的用自己的課例印證標準,像一盞明燈,爲我以後的教學指明瞭方向。

三個小時過得飛快,我邊聽邊記,生怕錯過一點點,寫感受時翻看滿當當的筆記仍然覺得意猶未盡。有了這樣的收穫,那就在工作崗位上好好地運用,爭取自己的業務水平更上一層樓。

篇五:新課改新課程新高考培訓體會

金秋時節,金桂飄香。我於9月17、18日參加了XX市組織的20XX年高中“新高考,新課標,新教材”第二期的培訓。

“認識新高考”

本次培訓分爲專題報告,分組研討和經驗交流三種形式。9月17日上午由XX教科院馬明貴院長呈現了精彩的題爲“堅守教育處新使命,穩步推進高考綜合改革”的專題報告。馬院長從宏觀政治的高度闡述的改革的迫切性,適應性,也同時從具體的課程教學設計,選科走班實施,校本教研開展等方面全面的,專業的給予我們所有的受訓者如何應戰新高考改革具體措施的指導。17日下午爲分組研討,每個小組人人發言,深入討論了各個學校的課程教學改革,選科走班和生涯規劃教育的實踐成果和存在的困惑。18日上午,有來自夷陵中學,遠安一中,枝江一中,小溪塔高中等八所高中的八位老師分享了各個學校的寶貴經驗。

“迎接新高考”

通過本次受訓,我收穫滿滿,更深入,更全面的認識新高考,更自信,更從容的迎接新高考。更合理更高效的開展系列工作。

篇六:新課改新課程新高考培訓體會

20XX年,XX省高中將全面進入高中語文統編教材行列。8月初,我有幸觀看了兩位專家的專題講座。深圳市新安中學(集團)高中部吳泓老師帶來《“整本書閱讀與研討”設計思路與教學建議》;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過常寶老師帶來《思辨性閱讀與表達設計思路與教學建議》。

吳泓老師特別強調要深入研讀《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版)》之“整本書閱讀與研討”的學習任務羣的內容,把握其精要。他首先重點介紹了整本書閱讀的學習目標與內容和學習提示,藉着強調了統編教材《語文》教科書中的“導語”“閱讀指導”和“學習任務”的各自內容及它們的指向。之後,吳老師不厭其煩地闡釋了整本書閱讀《鄉土中國》和《紅樓夢》的教學設計思路和建議。既有理論的高度,又有操作的效度。過常寶老師則就着“思辨性閱讀與表達”相關單元內容實實在在地進行了實際的操作與講解。設計思路具體、可操作性強。雖然“貼地飛行”,但他的建議都指向核心素養的大單元設計、大單元學習設計的邏輯,生動而精闢。

兩位專家的線上培訓起到了醍醐灌頂的作用,這次改革可謂一場“涅槃式”的革新,讓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我們的高中語文教學。2017年,《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正式出臺,這是國家意志的體現,是本着對歷史負責的態度出臺的“國字號”文件。《課標》在課程設置、教材編寫、教學實施、考試評價等方面都做了指導性的闡釋。從“立德樹人”的總的指令出發,提出了四種核心素養,即: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鑑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同時,規劃了十八個學習任務羣作爲課程內容,其中必修七個:整本書閱讀與研討、當代文化參與、跨媒介閱讀與交流、語言積累梳理與探究、文學閱讀與寫作、思辨性閱讀與表達、實用性閱讀與交流;選擇性必修五個“研習”:中華傳統文化經典研習、中國革命傳統作品研習、中國現當代作家作品研習、外國作家作品研習、科學與文化論著研習;選修六個“專題研討”:漢字漢語專題研討、中華傳統文化專題研討、中國革命傳統作品專題研討、中國現當代作家作品專題研討、跨文化專題研討、學術論著專題研討。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根據高中課程方案之課程設置,確定高中教材總體設計框架;根據中央要求,強化立德樹人教育,以人文主題爲線索組織單元;根據課標精神,重視核心素養的形成,以學習任務羣爲線索組織單元。新教材課文的呈現不再像以往那樣基本是單篇成課,或多以文體聚合,而是以主題聚合、打破文體、以單篇加多篇的方式組合成單元教學資源,帶有明顯的整合性質,也更加接近真實的閱讀生活。

教材整體規劃、有機融合、自然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教材以課本爲主要載體,輔以精心設計的學習任務,通過語言建構與運用,使學生在學習運用語言文字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受到薰陶,增強民族自尊心、愛國感情和文化自信,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最終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爲精神追求,外化爲自覺行爲;教材以語文核心素養爲本,以學習任務爲路徑,強化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和實踐性。同時強調整合,合理設計學習任務,使語文學習更接近真實的語文實踐生活。以學習任務爲核心,強調真實情境下的語文活動,追求結構化的任務設計。既強調整合,又強調寫作教學的相對獨立性,讓學生的書面表達訓練落到實處。重視語言積累、梳理與探究,以不同形式強化語言建構與運用這一語文基礎素養。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單元學習內容重視學習任務的統領,重視學習主題與學習情境的設置,重視課文與學習材料的多樣態組合。

這份指導可謂規模龐大,體制精確而完備。多數高中教師可能面對這樣的“宏篇巨構”不知所以然。面對新教材,新高考,我們大多數人還是有所懵懂甚至些許膽怯。回顧新教材的前世今生,產生以上的感覺也並非空穴來風,實在是其來有自。

此次培訓既有理論層面的分析闡述,也有專家視角的闡述認識建議,內容很豐富,信息量很大。通過此次學習,我認識到統編教材具有重要的思想價值,要準確把握教材的政治方向和價值導向,理解統編教材的編寫理念,瞭解統編教材的編寫框架、內容和主要特點,瞭解統編教材如何教和如何學,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要將這些理論付諸實踐,加強對統編教材的思考研究。

篇七:新課改新課程新高考培訓體會

夏日炎炎,激情似火,踏着新課程改革的熱浪,我有幸來到長沙蔘加爲期3天(7。25——7。27)的新修訂高中新課程新教材省級骨幹培訓,聆聽了一場場發人深省的專家報告,歷經了一次次由內到外的精神洗禮。我們深刻感受到由課程標準的修訂和新高考改革帶來的巨大變化,這些變化勢必給我們教育帶來新的挑戰和機遇。

7月25日上午,黃仁壽教授的開班儀式的講話給我們全省的高中數學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我們應該秉承十九大精神,立足於本質工作,更新教育教學理念,完成從“教書”到“育人”的過程,發展學生核心素養。

接着黃教授爲我們做了《核心素養視野下的高中數學校本研修》的專題報告,他從三個方面進行了全面的闡述:核心素養理論的宏觀視野;數學核心素養的結構體系;核心素養立意的樣本研修,高屋建瓴,很受啓發,讓我們對學科的本質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黃教授還首先告訴我們如何理解數學學科核心素養,數學教育對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獨特貢獻主要體現在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實踐創新等方面,讓我們明白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最終體現是讓學生會用數學眼光觀察世界;會用數學思維思考世界;會用數學語言表達世界。

七月25日下午,我們聆聽了湖南師大昌國良教授做的《學科核心素養和數學課堂教學》的專題講座,他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了解讀:數學課程改革的近況;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凝練;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在課程標準中的表述;基於課程標準核心素養的數學課堂教學。建議我們以“學科核心素養”爲綱,尋找適合學生的教育,改變學習動力機制,推進教學改革,要求教師不僅要把書教厚,還要能把書教薄;所謂的素質,是學生在知識遺忘之後還能沉澱下來的東西。

而我們要思考的是,我們到底要怎樣做才能讓學生在遺忘知識之後還能沉澱下一些有用的東西?

7月26日上午,我們聆聽了山東青島市教科院特級教師李現勇老師做的《高中數學新課標新教材的實踐研究》講座。他從三個方面做了闡述:細化課標,研究教材;聚焦關鍵,單元優化;搭建平臺,特色展示。他的講座中關於落實核心素養的思考中提到理性思維是數學素養的靈魂,他用實例詮釋了教材中蘊含的理性思維,告訴我們要如何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要讓學生從“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還要讓學生從“知其所以然”到“緣何知其所以然”。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深入研究課程標準,優化課堂教學設計,抓住數學的本質,在每一節課,每一個問題中去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7月26日下午,我們重點聽了兩場新課程新教材示範課,長沙縣一中的吳瑤老師的《充分條件和必要條件》和師大附中陸穩的《函數的概念》,五個學習小組進行了了熱烈的討論,很多學員對兩場課做了精彩的點評。大家一致認爲,這兩場課爲我們今後的課堂教學指明瞭方向,提供了一個基本的範式,黃教授最後重點提出了主題教學這一新的教學方式,要求教師要認真研讀課標,專研教學方法,深刻理解改革的思路和意義,全局把握教材和課標,開展適合學生的教學,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和家國情懷。強調從“學會”到“會學”;“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問題是數學的關鍵。

7月27日,我們聽了師大附中數學教研組組長朱修龍老師的《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教材人教A版研學指南》的精彩報告,既有理論的高度,又很接地氣。它主要講了四個方面的內容:解讀新教材,我這麼想;研讀新教材,我這麼做;講授新教材,我們打算這麼變;研討新教材,我們計劃這麼幹。特別是師大附中的校本研修方法使我深受啓發,對落實新課程新教材,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對今後各學校的教學和研究有很大的幫助。

對於解讀新教材他們做了如下工作:(1)新舊課標要求的比較對照;(2)對教學資源進行合理取捨;(3)每個教師對新教材內容及設計寫出研讀領會。(4)結合校情對教材進行二次開發。(5)對教與學進行科學測評,重點關注核心知識——思想方法——關鍵能力。

講授新教材上,他們是這麼變的。1、依託數學化的教學過程,改進教師的教學行爲;2。依託“有價值的數學題”,促進學的行爲;3。依託核心素養視角,實現高階思維的跨越;4。依託實際應用問題,發展數學建模素養;5。依託高考新題型研究,改變思維方式。

三天的培訓不可謂不精彩,不可謂不時效,不但讓我們瞭解改革的背景和必要性,逐步理解了核心素養的內涵與外延,但新的課程標準和新的高考模式的學習與實踐,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我們一定要多思多學,儘快更新自己的育人觀念,改變傳統的不適應新的發展要求的教學方法,真正做到以育人爲根本,讓智慧之光璀璨,讓生命之花綻放!

三天的學習我最大的感悟就是:數學知識本身非常重要,但數學知識所承載的思維方法更重要,研究數學問題所需要的科學精神更有價值。讓學生真正從內心喜歡思考、學會思考,學生的思維具有邏輯性纔是我們數學教師的價值所在,纔是數學教育的本質。因此,發展數學思維,迴歸數學理性,培養數學樂趣,是我們數學教學真正的價值追求。

基於新課標核心素養的數學課堂教學從教學理念上要從如下幾個方面努力:

1、教學目標制定要突出數學核心素養;

2、情境創設和問題設計要有利於發展數學核心素養;

3、整體把握教學內容,促進數學核心素養連續、階段性發展;

4、既要重視教,更要重視學,促進學生學會學習;5。重視信息技術運用,提高數學教學實效性。

基於課程標準核心素養的教學設計要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解決好“教什麼”“怎麼教”“教到什麼程度”“爲什麼這麼教”等問題,目的是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1、要充分考慮課程標準、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學情,深刻理解教學設計各要素之間的內在聯繫。

2、要通過教學實踐檢驗。根據經驗所形成的假設和教學設計,是否真正符合學生實際。

3、教學效果是否達到預設的目標,根據目標達成情況再進行調整、改進、完善。

基於課程標準核心素養的數學課堂教學在實踐上要從如下幾方面下功夫:

1、堅持教結構,教過程,教習慣,據實教,強調理解過程,注重學會學習(主題學習,深度學習,活動學習)——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學生由看課聽課走向自己行動。

2、基於課程標準的教學思路與教學方式:課標倡導:知識點(碎片)→知識團(整體;主題);教無定法,但要貫穿以學生髮展爲本的教育理念;主題教學,深度學習,活動教學(研究性學習),理解性學習,整體抓住本質,學會學習;開發新教學模式。要從傳授知識到發展素養;備課應落到實處,做到精準設計,爲高效實施作好充分準備(能說出教學的理由!);上課要落實到真實的學習情境上讓學生動起來。

3、研究開發新題型。應用(建模)題;存在性問題,新定義型問題;說理論述題;增加條件,解決問題;開放性問題;通過研究開發新題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