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載體續寫改寫

寒食改寫成小故事(精選15篇)作文

本文已影響 8.8W人 

篇一:寒食改寫成小故事

寒食改寫成小故事(精選15篇)

暮秋寒夜,秋風習習,帶着涼意,帶着憂傷,帶着孤單,來到世間。

他,26歲,白帽長靴,灰色的長衫綴着白邊。昏暗的房間裏,一支蠟燭的光影在閃動,使房間裏的一切擺設都顯得縹緲而不真實。地上有一個小火爐,支着一個黑色的陶藥罐。蓋子被蒸汽頂得突突作響,房間裏充滿了中藥特有的苦香。

微紅的爐火照亮了書童丹砂的小臉,他往爐子裏吹火,濃煙卻反衝出來,嗆得他直咳嗽。他拿手將口鼻一捂,臉上就抹上了一層爐灰。

燭光抖了抖就滅了,房間裏一片漆黑。等他們的眼睛適應了,卻驚異地發現,窗戶縫兒裏透入一線銀白的光亮。他不由得心念一動。

“丹砂,將窗戶打開。”

丹砂推開了木窗,頓時一泓清輝涌了進來,落在地上、桌上、牀上,清亮亮的,銀閃閃的,房間裏的一切都顯出了輪廓,卻又罩着一層神祕的朦朧色彩。

他站起身上,走到窗前,擡頭一看,只見深藍的天宇之中,一輪圓月正從淡灰色的雲間遊弋出來,莊嚴,皎潔,明淨。它的光輝讓星星黯然失色。

低頭,沉思。他想起了自己的身世。他出生在西域,西域自古被稱爲“月窟”,所以,他素來愛月。家中的小妹,名喚“月圓”,還有一小兒,名喚“明月奴”。今夜,明月當空,月圓和明月奴也跟自己一樣,思念着不能相見的親人嗎?

他的心顫抖起來,從書桌上拿起了筆,蘸了一點墨,不假思索地寫了下去。很快,箋紙上字跡縱橫,那是一首短詩:

靜夜思

牀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暮秋深夜,秋風習習,帶着涼意,帶着憂傷,帶着孤單,一齊跑進他的心裏。

篇二:寒食改寫成小故事

秋思

五(2)班王語

某一天,洛陽城裏乍起秋風,一片片樹葉落了下來,落在那被風揚起無數塵埃的街上。在沒有多少人的大街上,一個人緩緩的走着,他叫張籍,張籍見到這些景象,嘆氣道:”唉!秋天又來了,這一年又要過去了,好想我的故鄉、我的家人,不知道什麼時候,我才能離開這裏,與親人相聚,在故鄉的懷抱中入睡。”

忽然,張籍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那不就是他的表親——張叔嗎?張籍走過去一看,果真是張叔,張籍激動地連聲說:”張叔,您怎麼在這裏?”張叔說:”我來這邊辦一點事。”

張籍說:”張叔,我想請您幫個忙。””說吧,只要我能做到的。”張叔滿口答應。”我想寫封信給家裏的人,您能幫我把信捎回去嗎?””可以呀,不過,請快一點,我就要走了。”

張籍領着張叔回到他的房子裏,他在書桌前提起筆,猶豫了許久,遲遲不能下筆,有太多的話想說,一時不知從何說起,終於,他想好了,快速地寫完仔細讀了一遍,封好信,雙手呈給張叔。

張叔騎上馬即將離去時,張籍突然又想到了什麼,立即追上張叔,在信中添上了幾句簡短而又深情的祝福,再一次小心翼翼地封好信,交給張叔。

張籍站在那滿是塵埃的街上,他的眼眶裏滿是淚水,目送着張叔遠去,秋風,又起……

篇三:寒食改寫成小故事

任向潔

早晨,公雞們的歌聲驚醒了三狗,他和他的老朋友——大黃,準備去森林裏。

三狗和大黃來到叢林裏,和煦的陽光從樹梢上灑下細碎的點點金光,小鳥們在枝頭放聲歌唱着,那歌聲真悅耳,真好聽。樹杈上,兩隻小松鼠正抱着自己喜愛的松果大口大口地品嚐着。這藍悠悠的天空,這綠油油的叢林是多麼和諧,多麼般配,多麼美麗啊!

三狗騎着大黃欣賞着美景,開心的放聲歌唱着,只見他們走到一塊綠綠的草地上,大黃望着這一片草地,口水情不自禁的流了出來,三狗看到了,拍拍老牛的背說:“大黃,快吃吧,這些草多嫩多新鮮啊。”說完大黃似乎聽懂了似的,埋頭大口大口的吃着這肥美的青草,美味的汁水在老牛的口中來回奔跑,只見老牛嘴角滿是笑意,三狗也欣慰的笑了。

正當大黃吃的高興時,叢林裏發出了知了的叫聲,三狗想:呀,這蟬的叫聲真是粗獷有力,肯定比去年大虎抓的那一隻更大更美麗更肥。於是三狗停止了歌唱,拍了拍老牛的背,說:“老夥計,可不能出聲,要不然這蟬我們就抓不住了,這還怎麼炫耀呢?”於是它悄悄的向蟬靠近……

篇四:寒食改寫成小故事

在一座小山下,有着一個小村子,山清水秀、綠樹紅房,好一派迷人的景色。

在這迷人的景色中,小溪可是最歡快的了,“叮叮咚咚”地唱着歌,小鳥也“嘰嘰喳喳”地給小溪伴奏,小溪旁的青草隨着歌聲歡快地跳着舞。在綠油油的草地上有着一座低矮的茅屋,屋外坐着一個老翁與一個老婦,他們頭髮都白了,正在曬太陽呢。他們正在一邊喝酒逗樂,一邊用江南話聊天,真是其樂融融。

他們爲什麼這麼悠閒呢?原來他們有三個好兒子呀!大兒子十分的勤勞,正在溪東的豆田裏鋤草呢。看,大兒子鋤得滿頭大汗,但是臉上還有着輕輕的微笑。二兒子心靈手巧,正在編織着雞籠。他雙手翻飛,不一會兒一個漂亮的雞籠就做好了,他臉上還帶着一種滿滿的成就感。小兒子最淘氣可愛,在溪頭躺着剝蓮蓬,自由自在。

啊!好一幅美麗的鄉村生活圖!

篇五:寒食改寫成小故事

天陰沉沉的,樹葉都凋落了。遠遠的,看到一個風塵僕僕的老爺爺佝僂着背,在田野間走着。他穿着棕紅色的長袍,頭戴黑色頭巾,斜跨着一個布包袱,牽着一頭老驢。老驢垂着頭,毛髮零亂,灰黑色的皮毛黯然無光,一瘸一拐地跟在賀知章身後。賀知章用虛弱的聲音說:“老夥計,我們就要到了。”

賀知章用渾濁的眼神望望前方,忽然他看到一棵皁角樹停了下來,想道:“啊!這不就是我小時候盪鞦韆的不死樹嗎?我還在樹上用小刀刻過呀!”賀知章擡起頭,果然還依稀地看到一個歪歪扭扭的“賀”字。看來,快到村口了。

賀知章走進村子,看到一個扎着沖天炮、滾着鐵環的小男孩,一個扎着羊角辮的小女孩正在遛狗,還有一個穿着綠衣裳、背上一個小孩、手裏又牽着一個小孩的婦人正在散步。美好的回憶涌向心頭:那時候,我也像他們一樣,滾鐵環、遛狗、散步,多快樂啊!

忽然,一個穿着一件粉紅色裙子的小姑娘問:“請問,您是從何來,您是哪位啊?”賀知章笑着說:“請問你知道賀知章先生住哪嗎”女孩回答:“哦,賀府啊。往前走,再向右拐,就到了。”賀知章順着小孩指的路,找到了一個破舊的地方。那裏長滿了野草,一隻小老鼠躥了出來。賀知章愣愣地站在那裏,眼淚就流了下來。秋天,最後一片落葉緩緩落下來。

篇六:寒食改寫成小故事

李卓銳

春姑娘悄悄地來了,嫩綠的小草鑽出了地面,樹枝上點綴着含苞欲放的迎春花,黃鶯鳥在樹上清脆地鳴叫,彷彿像一首動聽的歌。柔軟的柳條在風中輕輕搖擺,真讓人陶醉啊!

放學了,一名活潑可愛的小朋友飛快地跑回家,拿起風箏就跑。媽媽拉着問:“你去哪兒啊?”“我去放風箏”小朋友說。媽媽連忙勸阻“飯都做好了,你還沒寫作業呢?”小朋友一溜煙兒邊跑邊說:“就玩一小會兒,馬上就回來!”到了江邊,他開始專心致志地放風箏,很快風箏飛得很高,正當他開心時,“快回來吃飯”,傳來了媽媽的喊聲。這次他很失望沒能再多玩一會,真希望每天都能放風箏。

篇七:寒食改寫成小故事

八百多年前,正是秋高氣爽的氣節。我(辛棄疾)在軍營裏,和戰友們喝酒。希望這一仗打下來,能幫助皇帝收復失地。大家都做好了爲祖國決一死戰的準備。

我突然驚醒,不知何時已被送入房裏的牀上了。我朦朧中還帶着一點醉意,在醉酒中,我挑亮油燈,端詳自己最心愛的寶劍喃喃地說:“明天,我們就可以站在沙場上,奮勇殺敵,‘共赴生死’了。”

在醉意慢慢消退時,軍營裏吹響了號角。在軍營裏所有的戰士都擁上集合部。以最快速度排好隊,大家心裏很緊張。想敵軍不會這麼快就攻過來了吧?半晌,大家才反應過來,原來是要分給每人一大塊烤熟的牛肉和一些酒水,給戰士們壯壯膽。各種樂器在演奏着各種邊塞軍歌,去激勵大家。夜已深了,再朝氣蓬勃的戰士也抵擋不住睏意,都紛紛回去睡覺了。

清晨,大家都拿着矛和盾,爲祖國獻出鮮活的生命。在路上,騎馬的騎馬,步行的步行。一陣陣寒風吹來,讓人不禁打幾個寒戰,但軍隊不時傳來振奮人心雄壯的軍歌。

血腥沙場的鐘聲打響了。兩隊戰士蜂擁而上。馬的步伐更快了,箭刷刷地飛過去。當我被箭射中一刻,我很高興,爲祖國做出了貢獻。

我突然醒來才知一切的一切都是夢,如今的我已白髮蒼蒼,我不禁老淚縱痕。

篇八:寒食改寫成小故事

秋思

潘奧翔

洛陽城裏,樹上的葉子已是金碧輝煌,一陣秋風吹過,樹上的葉子紛紛飄落,恰似一張張金黃色的書籤,這使得詩人不禁懷念起了家鄉。

突然,前面出現了一位詩人故鄉的親人,詩人喜出望外,忙上前詢問。原來,這位親人也多年沒回過家鄉,現在正準備回家。詩人誠懇地說:“能麻煩你幫我捎封家書回去嗎?”親人答應了。

詩人回家後之後,拿出紙和筆,正當要提筆寫信時,詩人卻不知道從哪裏說起。

詩人提筆寫道,可是腦子裏有幾百種思念之情,如此匆匆卻總是寫不完,道不明心中對故鄉的思念。

就在親人臨走之際,詩人又說:“請你再等一會,我再看看我有沒有寫得不清楚的地方。”於是,他便又打開了已封好的信。

行人上馬時,詩人又千叮嚀萬囑咐:“別把信弄丟了,路上小心點,到了記得回信……”

詩人看着遠去的行人,深深地嘆了口氣。

篇九:寒食改寫成小故事

從前有一名楚國人,他喜歡到處遊山玩水和收集寶劍。因此,他去過很多地方遊玩過,收集過很多寶劍。

一天,他準備和一個好朋友一起去廬山遊玩,他們在去的路上,坐上了一條小船。楚國人想把自己的寶劍在別人面前炫耀一番,便將他最喜歡的寶劍帶在身上。正在他想怎麼和別人炫耀的時候,只聽“咚”的一聲,他的寶劍掉進了水裏。他急忙拿出一把小刀,在寶劍掉下去的地方刻了一個記號,正好船伕瞧見了,便對他說:“小夥子,你的寶劍掉下去了,我現在停船,你趕緊下去撿吧!”旁邊的人也在催促他:“你快下去撿啊!”可楚國人卻若無其事地坐了下來,一隻手拍拍胸脯,頭昂得高高的,說:“大家不要慌,我自己會有辦法的。”船伕聽了,心裏便想:這個人只怕腦袋被驢踢了,自己的東西掉了,也不下水去找,可真傻!”

不一會兒,船就靠岸了。楚國人便脫掉上衣,深吸一口氣,“撲通”一聲跳入水中,去找他的寶劍了。過了很久,他才從江裏游上岸。只見他狼狽不堪,溼淋淋的,像一隻落湯雞。圍觀的人都哈哈大笑起來,有的捂着嘴笑,有的笑得流淚,還有的已經笑得直不起腰了……

楚國人什麼也沒找到,船在動,而寶劍卻沒動,他這樣尋找,不是很糊塗嗎?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能用靜止的眼光去看待不斷髮展的事物,要善於變通。

篇十:寒食改寫成小故事

王志銘

我是宋代詩人葉紹翁。今天晚上,我聽見那秋風吹動路邊梧桐樹葉發出蕭蕭的聲音。秋風又吹在江面上,江面上泛起層層波紋。

我看見遠處有一點燈火。走近一看,原來是兩個小孩兒在捉蛐蛐。一個拿着燈籠,一個用木頭把草叢撥開。我不禁想起我小時候捉蛐蛐的歡樂時光。也不知道爹孃怎麼樣了?真希望能回去啊!

聽到了這些,看到了這些,便寫下了《夜書所見》一詩。

篇十一:寒食改寫成小故事

秋思

邱越龍

一天,張籍在大街上散步,秋風拂過,落葉紛紛飛舞,張籍這才發現,原來又到秋天了,他不禁思念起故鄉來。

張籍往家的方向走去,忽然,他看見一個熟悉的背影,張籍走近一看,原來是故鄉的朋友,他欣喜萬分,他倆握了握手,去了個酒館慢慢聊。

張籍問:”老兄,我的父母現在好嗎?現在家裏的鄉親們好嗎?老朋友說:”鄉親們都好着呢,就是你爸媽呀,天天都就惦記着遠在他鄉的你,愁你吃喝,愁你穿得怎樣?他們經常站在村門口,望着小路,盼你早日歸鄉,他們心中就像有一塊大石頭,放不下來,他們每天都掛念你,心中就像15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心中非常忐忑不安。”張籍聽得眼淚不住往下流,握着朋友的手說:”朋友,在你走之前,可不可以讓我寫封信給家人們,告知一下我現在的情況。””好的。”朋友點點頭說。

張籍拿來了紙和筆,千言萬語,一時之間不知從何說起,張籍一邊寫眼淚一邊滴答滴答往下落。張籍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的情感都體現在紙上。寫完信,張籍將信封好交到朋友手中,和朋友告別。當馬車緩緩向前行駛,張籍又追上去說:”等等,我還有些話沒寫完,你讓我再寫兩句吧!”張籍把信拆開,添上了幾句話,把信看了又看,再次把信封好,交到朋友手中,揮手告別。

看着熟悉的背影遠去,張籍不禁落下了思念的淚。

篇十二:寒食改寫成小故事

季梓苒

下午,高鼎睡了午覺起來,打算出去散散步。

走到一條街上,高鼎看見了一家下午茶店。於是他走了進去,在店裏吃了點兒茶點,接着繼續往前走。他看見美麗的黃鶯在自由地飛舞,楊柳輕輕地拂過堤岸。春天的風景實在是太美了。這時,旁邊的學校裏跑出來了幾位小朋友,一邊說笑着,往家的方向跑去。原來,這幾位小朋友是趕着回家拿自己心愛的風箏,趁着這東風好放風箏呢!

看到這一幕的高鼎,提起筆寫下了《村居》。

篇十三:寒食改寫成小故事

程珺瑤

現在已經到了二月,天空中灑下縷縷金光,火辣辣的太陽已疲憊不已,正向西方落去。綠油油的青草近看有一條舒適柔軟的毛毯,遠看又好似一塊碧綠的寶石,他們在餘暉的親吻下探出了尖尖的腦袋,東張張西望望,對一切都如此好奇。“啾啾,啾啾”是誰在唱着那美妙而動聽的樂曲,是黃鶯,告訴我們春天來了,它們快樂地吟誦着,撲扇着柔嫩的翅膀,向天空中飛去,在空中盤旋。

“叮叮咚咚”是誰在演奏動聽的音樂?是那潺潺流淌的小河。它碰撞着岸邊的石塊,緩緩向前奔去。楊柳披着那絲絲長髮,在春風的吹拂下煥然一新,倒映在水中,彷彿在照着鏡子欣賞自己的美。草木間,煙霧凝集,繚繞在楊柳間,若隱若現,朦朦朧朧,如霧如霧。

黃昏,夕陽吻着西山……

孩子們放學了,她們扎着兩個短馬尾,一陣微風拂過她們紅潤的臉頰,手牽着手,一路說說笑笑地奔回了家,她們可高興壞了,眉毛彎成兩道月牙,眼睛眯成兩條縫,哈哈地笑着。

孩子們連忙趁着溫暖的春風放風箏,一個孩子手拿着線軸,另一個拿着風箏,幾個孩子在村裏奔跑着,手一鬆,風箏便飛上了蔚藍的天空,嘴裏溢滿了孩子的歡聲笑語。

這一切,真是如清代詩人高鼎所說“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啊!

篇十四:寒食改寫成小故事

張古源

一天傍晚,一個牧童騎着黃牛到森林裏玩。他穿着一件白色的短袖,頭上扎着幾根小辮子,左手拿着牧鞭,右手扶在牛背上。

他來到森林裏,看到百花盛開,蝴蝶、小鳥、蜜蜂在花叢中追逐,有的站在花朵上唱歌,有的在花叢裏捉迷藏,還有的在花朵上採蜜。看到這番美景,牧童不由自主地唱起了歌。牧童擡頭一看,看到樹上有一隻正在鳴叫的知了。知了全身長滿了毛,黑乎乎的,身上長着一雙透明的翅膀。牧童覺得知了很可愛,想把它抓下來。他馬上停止了歌唱,跳下牛背小心翼翼地走過去,跳起來抓住了知了。

他又坐到牛背上,手裏拿着牧鞭左右搖擺,高高興興地唱着歌回家啦!

篇十五:寒食改寫成小故事

“媽媽這首詩好難背哦,怎麼背都背不出!”我不耐煩地說着。“你先要了解《示兒》這首詩的寫作背景、意思,這樣你看懂了,就有助你背出這首詩了,你可以去查查資料,瞭解瞭解。”媽媽說道。於是我上網去查詢:陸游《示兒》。網上跳出來好多關於這首詩的內容,看着看着,我眼前好像浮現出一個又一個畫面。

在一個下着濛濛細雨的夜晚,有一間茅屋裏傳來陣陣哭泣聲,燭光忽閃忽閃着,一位滿臉皺紋,滿鬢白髮的老人,奄奄一息,他的眼裏滿是悲憤和憂傷。“孩子們……”他掙扎着想要起身,大兒子連忙上前扶住他,讓他斜靠在自己身上,“父親,您別動了,您有話就說吧,我們都聽着。”大兒子邊擦眼淚邊說,其他的孩子都跪着圍在牀邊。“我快不行了,我本來就知道人死後什麼都給擱下了。”老人說到這,猛一陣劇烈的咳嗽。他平息了一會兒,斷斷續續地說:“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沒能看到祖國的統一,大宋山河破碎……”說到心痛處,老人又使勁地咳了幾下,臉都漲紅了。“終有一天大宋會收復失地的,重整山河,等到那一天,你們一定要在家祭的時候把這個好消息告訴我,了我心願,切記!切記!”兒子說道:“父親,您放心,您的心願一定會實現的。”老人的眼睛溼潤了,哽咽着說:“把紙和筆拿來。”兒子們搬來了桌子,老人拿起毛筆,用顫抖的手在紙上寫着: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寫完他手一垂,口吐鮮血,永遠的離開了。這位老人便是陸游。

“兒子,背出了嗎?”我耳傳來了媽媽的問聲,“媽媽我會背了。”我擦了擦眼邊的淚水,不禁感嘆:《示兒》這首詩已成傳世佳作,是因爲他的絕妙的文筆,更是因爲他強烈的愛國之心,作爲當代少年,我更要發憤圖強來振興我中華!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