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初一

語文,人生和我作文

本文已影響 9.23W人 

所謂語文,是語文言字的象徵。世界因了文字而變小,一個人可以透過文字的背後去審視另一個相似的心靈,相似的心情。共鳴,就是在不經意的閲讀間發現的。

語文,人生和我

在我牙牙學語的時候,媽媽就經常讀《三字經》給我聽,它是我接觸我最早的經典誦讀書。一開始,媽媽只要有空就在我身邊背:“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並沒要求我也跟着學,後來聽的多了,我也就慢慢會背了,從一開始只能背“人之初,性本善”,到“教五子,名俱揚”,再到“弟於長,宜先知。”。再來我就經常和媽媽一起配合背,我背前面的,媽媽就對後面的,一句接一句。後來,媽媽開始教我讀唐詩,吟宋詞,給我講故事,教我看散文文集。我都特別感興趣。

隨着年齡的增長,我瞭解的知識越來越多,單調的黑字卻能使我對書籍充滿未知的興趣。小學裏,語文就是一門學科,剛開始做的最多的便是描字。小小的田字格里裝着用鉛筆寫的字,儘管看起來工工整整,但現在想想,仍然會不自主笑自己幼稚。但在我的印象裏,語文就像唐僧唸經,乏味而綿長。

説起語文,你一定會認為語文總有記不完的字詞,做不完的閲讀理解,後來我才明白,原來文章不僅僅是看完,更要看懂,看明白。當你對它感興趣,通過閲讀去理解時,它會比白紙黑字有意義得多,其中包含了很多人生的意義和真諦。平時我喜歡讀一些小隨筆和散文集,能感同身受地去理解作者在下筆前的心情,他們在愁什麼,或是喜什麼。像魯迅先生的小説《阿Q正傳》,從情節上看,主人公像一個喜劇演員一樣,時不時的來點幽默,耍些滑頭,但到後來他刺痛了讀者的的心,一個以“精神勝利法”活了一輩子的小人物,到死也不知自己究竟該姓什麼,他的人生似乎就悲得可憐。

其實,讀懂一本書、一篇作品、一段精闢的言論;對我來説,我的人生每一天在不知不覺中過得充實、過得有意義。然而,我們今天的文言文,已經是望而生畏,如同學習一門陌生的外語,祖傳的“血脈”已經在斷流,我們的身體長大了,思想卻沒有長大。我們需要回歸自己先天最純正的文化,去接受一種偉大心靈的呼喚——“國學”。孔子説:“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劉向説:“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學習的目的在於豐富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學以致用。我們要讓國學理論知識化為實際工作和人生修煉的效果,完善自己,營造和諧人生。

以前在一本書上看到過一句話:“我不是你的心靈雞湯,但我是你的陌路旅人。”從北島的黃楓葉到淮北的楊柳芽,從窗外初春的楊柳風到印染車廂的杏花雨。做一個真實的旅客,在陌生的地方旅行並不感覺孤獨,因為與你看一本相同的書,與你有着同樣憧憬的東西的人。這樣的陪伴,安靜而温暖。這樣的人生,不再平淡無味。

人需要靜靜地思考,才能體會其中藴含的非同尋常的大千世界;讓語文來點亮我們的人生,指引我們向更加光明的明天前行。

猜你喜歡

熱點閲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