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考

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江蘇卷作文

本文已影響 8.05W人 

莫因資訊作繭縛,敢尋突破求融通

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江蘇卷作文

在當下,萬物互聯。資訊高速流動讓世界緊密相連,而科技發展推動資料檢索的智慧化更是讓人發出“四海之內皆兄弟”的感慨。每一次“猜你喜歡”都能帶來歡喜,每一次網頁推送都正合心意,資訊精準踩點給我們帶來極大的滿足。

有別於原始的網際網路絡僅充當資訊互動的平臺,大資料時代更致力於給使用者提供更私人化、個性化的服務,予其更舒適的網際網路體驗。演算法的日益精進疊加上使用者本能的對資訊的選擇性攝取,資料對人的塑造作用更為突顯。每一次瀏覽牽動著背後的海量資訊庫,也許能決定日後在網路上的所見所聞。同類資訊的積累營造了一個安逸舒適的環境,滿足了我們尋求放鬆的需求。在這獨屬自己的一隅天地,我們常卸下思想的戒備,全身心投入其中。

長此以往,安全區範圍內的資訊仍快速流動,卻不再有新鮮的源頭活水注入其中。不知何時,同類資訊已給其受眾築起厚實的“資訊壁壘”,傳播學賦予其一個形象的名字——“資訊繭房”效應。看似精明的演算法雖滿足了人類“趨利避害”、攫取喜愛資訊的需要,卻在無形中將我們推入了逼仄的資訊窘境,進退兩難。就像被困在繭裡的蠶,我們曾表達過的喜愛,一次不經意的點贊,就像自己吐出的絲,無形中收縮束縛,將自身困在現有的資訊環境裡。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無限壓縮的資訊空間將我們囿於“所愛”,難免視野狹隘,目光短淺,思想空白。

如今所謂“圈子文化”打得不可開交,原因都是在相同話術的反覆強調下形成偏聽偏信,不經求證的思維慣性。作為全方面曝露在網際網路環境下的年輕一代,如何對海量資訊進行甄別取捨,不讓自己的思想成為別人觀點的“跑馬場”是必經的一課。首先是該有意地對網路熱點做出事實判斷,不輕易對道聽途說的資訊進行作值制斷甚至大肆批判。其次,是要勇於突破已形成的思維怪圈,讓各種各樣的觀點相互激盪以激濁揚清。

正是:年輕人仍所見極有限,訊息不等於眼界。觀點有不同,對話多溝通,包容添新知,才能開放促繁榮。既要警惕陷入被浩浩蕩蕩、紛繁複雜輿論觀點裹挾的困境,又應防止同類資訊的束傅,讓網際網路真正發揮其效用,為生活賦能。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