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中考

潼關教案(精選6篇)作文

本文已影響 7.78W人 

篇一:潼關教案

潼關教案(精選6篇)

一、創設詩的氛圍,導入新課

師:我國是詩的國度,兩千年來,許多優美的詩篇爲歷代人們所傳誦。你最喜歡哪一首詩,它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師:同學們非常喜歡詩,非常喜歡我國古代文學瑰寶,今天,我們一起品味元朝張養浩的小令《山坡羊·潼關懷古》。(電腦出現課題)

解題:小令屬元散曲,是我國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山坡羊”是小令的曲牌。懷古指遊覽古蹟而觸發感慨。

師:我們也有機會瀏覽名勝古蹟,心情是輕鬆愉快的。作者遊潼關,心情是怎樣的?

(附背景資料:張養浩,字希孟,號雲莊,是元代散曲名家中極少數做過高官的漢族人之一。當時關中大旱,饑民相食,災情十分嚴峻。經歷過宦海浮沉的張養浩本已厭倦官場生活,棄官歸養;但得知關中百姓外境危困,毅然受命,出任陝西行臺中丞,振濟災民,因此途經潼關。後因積勞成疾,客死任所。張養浩對百姓充滿深切的同情,有着強烈的憂患意識。)

二、研習課文

1、順讀,把握詩的結構美

⑴大聲自由讀課文,請兩個同學讀課文,集體糾音。

⑵正音:巒()躊()躕()闕()興()

⑶齊讀。要求讀準字音。

⑷明確詩由三部分構成:寫景、抒情、議論。

2、品讀,體會詩的音樂美

⑴寫景部分

電腦課件出示“古潼關地形圖”,要求學生介紹潼關的地理位置以及在歷史上發揮的作用。(設題目的:縮短學生與潼關的空間距離)

(明確:潼關內有華山,外有黃河,西有長安,東有洛陽,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師:作者是否把潼關的地理位置和歷史上發揮的作用表現出來?你認爲哪些詞用得好?

(電腦課件出現羣山聚攏,黃河奔騰圖)

師:在讀寫景部分,重音落在那個詞,節奏如何劃分?

⑵抒情部分

師:詩人由潼關的險要地形聯想到潼關的歷史作用,很自然會想到離潼關不遠的長安和建都長安的歷代王朝。老師感到不解的是,爲什麼詩人“望西都”要“意躊躕”?爲什麼在秦漢行經處,要“傷心”呢?

學生討論發言,明確:長安不僅是秦漢都城,魏、晉、隋、唐都建都長安。作爲六朝古都,當年是何等的繁華、昌盛。現在,昔日的奢華早已灰飛煙滅不復存,只剩下一片殘垣斷壁的衰敗景象,怎能不令詩人躊躕傷心呢?

⑶議論部分

師:詩人的情感,是不是停留在爲“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而傷悲,或是停留在爲一代代王朝的興盛衰敗而躊躕?

學生討論明確:詩人關注的是老百姓。通過對歷史清醒的認識,詩人感到悲憤的是:“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是詩人的可貴之處。

師:一個王朝建立、興盛時,百姓會苦;這樣一個令百姓受苦的王朝滅亡了老百姓還是受苦。你們是否知道老百姓具體會受哪些苦?請用“百姓苦,是因爲……”或“百姓苦,苦就苦在……”的句式表述。

師:詩人把下層人民千百年的悲劇命運,凝鍊成八字警言,應該怎樣處理重音、停頓?

3、美讀,感受詩的情感美

⑴學生討論詩歌的朗讀基調,三個部分的語調、語速變化。

明確:全詩表達了詩人沉痛、憤慨之情,感情強烈、率直。寫景部分大處着筆,意境開闊,要讀出雄渾氣魄;抒情部分要表達“躊躕”“傷心”情緒,語調沉鬱,語速稍緩;議論部分是詩人懷古傷今,情感噴發,應讀出悲憤難當的語氣。

⑵配樂朗誦。(齊讀,個別表演朗誦)

⑶把自己當作張養浩,想象張養浩所見情景,感受張養浩當時情懷,在音樂中自由背誦全詩。

三、拓展深化積累

1、師:反映百姓的苦難,關注、同情百姓是我國曆代知識分子的自覺行爲,是我國詩歌、散文的思想精華,是我國文化的優良傳統。我們學過的詩歌、散文中還有哪些是反映這個主題的?你能背出來嗎?

2、電腦課件出示歷朝詩人反映百姓苦難的詩句,同學齊聲朗讀,感受詩人的人道主義情懷。

3、附詩:

⑴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張俞

⑵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李紳

⑶採菱辛苦廢犁鋤,血指流丹鬼質枯,無力買田聊種水,近來湖面亦收租。──范成大

⑷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人牛力俱盡,東方殊未明。──崔道融

⑸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杜甫

⑹萬人曾戰死,幾戶免刀兵。井邑初安堵,兒童未長成。涼風吹古木,野火燒殘營。廖落千餘里,山空水復清。──方千

⑺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縣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出?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杜甫

篇二:潼關教案

教學目標:

1.誦讀詩歌,理解詩意。

2.感知少年譚嗣同衝破束縛,強我中華的壯志豪情。

教學重點:結合課下注釋和古漢語字典,疏通詩意。

教學難點:感知少年譚嗣同衝破束縛,強我中華的壯志豪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從“戊戌六君子”導入。

瞭解作者:

譚嗣同(1865.3.10—1898.9.28),男,字復生,號壯飛,湖南瀏陽人,中國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維新派人士。其所著的《仁學》,是維新派的第一部哲學著作,也是中國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

譚嗣同早年曾在家鄉湖南倡辦時務學堂、南學會等,主辦《湘報》,又倡導開礦山、修鐵路,宣傳變法維新,推行新政。

公元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譚嗣同參加領導戊戌變法,失敗後被殺,年僅33歲,爲“戊戌六君子”之一。

瞭解背景:

譚嗣同寫這首詩時才十四歲,當時隨父赴甘肅上任,途徑陝西潼關,被北方的特有的壯闊風景所震撼,欣然下筆,遂有此詩。

潼關:地處陝西省關中平原東端,居秦、晉、豫三省交界處。東接河南省靈寶,西連陝西華陰,南依秦嶺,北瀕黃河、渭河,自古就是陝西的東大門,是連接西北、華北、中原的咽喉要道,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二、設疑導學:

1.朗讀詩歌,讀準字音,把握節奏。

聽範讀;練習讀;展示讀;齊讀。

2.結合註釋,藉助古漢語詞典,翻譯詩歌,理解詩句的意思。

天色蒼茫,萬古高聳的雲山簇擁着這座古城,秋風呼嘯而至,吹散了細碎的馬蹄聲。莾莽大河衝向山谷,可惜河谷狹窄,河水似乎也嫌受到了極大的束縛。秦嶺山脈蜿蜒至潼關,只知道巍峨險峻,不知平坦爲何物。

三、合作探究:

1.詩人行至潼關,看到了什麼樣的景物?詩人用什麼方法來描寫景物?

雲濤滾滾,西風獵獵,黃河奔騰而下,潼關山勢險峻。

運用了擬人的修辭,賦予雲以人的動作“簇擁”,賦予河流以人的情感“嫌束”,生動形象的表現了北方山水的豪邁壯闊。

2.山水本無情,只不過是大自然的景觀,爲何在譚嗣同的眼裏,山水都似乎有了壯懷激烈的情思?你感受到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14歲的譚嗣同,當時面臨的是軟弱無力的祖國正被列強隨意欺凌的的時代,他對此深感憤慨,滿腔熱血渴望爲民族國家爭取解放。

面對北方的壯闊山水,大河“猶嫌束”、羣山“不解平”,全是黃河、華山的磅礴氣勢在詩人心理上所引起的感應,反映着這位少年詩人豪邁奔放的激情和沖決封建束縛、追求思想解放的願望,而這願望,這激情,同當時神州大地上正在崛起的變革圖強的社會潮流,是完全合拍的。

四、總結歸納:

十九世紀末葉,在我國曆史上,是一個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的時代,也是一個民族精神空前高揚的時代。透過少年譚嗣同這首充滿浪漫主義精神的山水絕句,我們彷彿聽到一個迅速臨近的新時代的腳步聲。

五、拓展延伸:

走近譚嗣同:頂天立地偉丈夫,慷慨豪邁一書生。

1.人物典故:劍膽琴心

在瀏陽乃至中國的歷史上,維新志士譚嗣同都是一個頂天立地的偉丈夫,他爲戊戌變法慷慨赴義的壯舉感召日月。但很多人都不知道,譚嗣同從少年時代起,就有“劍膽琴心”的雅號。在才常路的“譚烈士專祠”裏,曾經有一幅譚嗣同攝於南京的照片,那年他32歲,外穿月白色長衫,內着玄色武士裝,左手叉腰,右手持劍,濃眉俊目,閃閃似電,有一種立如山嶽、傲視死神的凜然正氣。譚嗣同短暫的一生中,兩劍三琴陪伴他度過了不少蒼茫歲月。

2.《獄中題壁》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光緒二十四年(1898,農曆戊戌年),六月,光緒皇帝實行變法,八月,譚嗣同奉詔進京,參預新政。九月,慈禧太后發動政變,囚禁光緒帝,並大肆捕殺維新黨人。康有爲、梁啓超避往海外。許多人勸譚儘快離開,但他卻決心留下來營救光緒帝。幾位日本友人力請他東渡日本,他說:“各國變法,無不以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乏,請自嗣同始。”9月21日,他與楊深秀、劉光第、康廣仁、楊銳、林旭等五人同時被捕。

這首詩就是譚嗣同於在獄中所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詩的意思是:逃亡生活是如此緊張,看到有人家就上門投宿,我希望出亡的康有爲、梁啓超能像張儉一樣受到人們的保護。也希望戰友們能如杜根一樣忍死待機完成變法維新的大業。

我橫刀而出,仰天大笑,因爲去者和留者肝膽相照、光明磊落,有如崑崙山一樣的雄偉氣魄。

這首詩格調悲壯激越,風格剛健道勁。

前兩句運用張儉和杜根的典故,揭露頑固派的狠毒,表達了對維新派人士的思念和期待。後兩句抒發作者大義凜然,視死如歸的雄心壯志。

3.名人評價

梁啓超稱譚嗣同爲:中國爲國流血第一士。

康有爲曾經這樣讚揚譚嗣同:挾高士之才,負萬夫之勇,學奧博而文雄奇,思深遠而仁質厚,以天下爲己任,以救中國爲事,氣猛志銳。

北京西城區政協主席杜靈欣:作爲近代中國爲改革變法而流血犧牲的第一人,譚嗣同的思想學說得到後人重視,他敢於擔當、勇於奉獻的愛國精神更是時下銳意創新、不斷深化改革需要的一種精神傳承。

六、檢測練習:

1.當堂背誦詩歌。

2.詩歌描繪了北方怎樣的景象?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篇三:潼關教案

教學目標

1、誦讀古詩,理解詩意。

2、感知少年譚嗣同衝破束縛,強我中華的壯志豪情。

教學重點:結合課下注釋和古漢語字典,疏通詩意。

教學難點:

1、感知少年譚嗣同衝破束縛,強我中華的壯志豪情。

明確目標自主學習

1、查找資料,瞭解譚嗣同的歷史事蹟和本文寫作背景。

2、結合課下注釋和古漢語字典,疏通詩意。

3、誦讀詩歌,體味情感。

背景:

譚嗣同寫這首詩時才十四歲,當時隨父赴甘肅上任,途徑陝西潼關,被北方的特有的壯闊風景所震撼,欣然下筆,遂有此詩。

一、師生互動分析詩歌

1、作者:

譚嗣同(1865.3.10—1898.9.28),男,字復生,號壯飛,湖南瀏陽人,中國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維新派人士。其所著的《仁學》,是維新派的第一部哲學著作,也是中國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

譚嗣同早年曾在家鄉湖南倡辦時務學堂、南學會等,主辦《湘報》,又倡導開礦山、修鐵路,宣傳變法維新,推行新政。

公元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譚嗣同參加領導戊戌變法,失敗後被殺,年僅33歲,爲“戊戌六君子”之一。

2、詩意

(翻譯加粗字)

終古高雲簇此城,秋風吹散馬蹄聲。

終古:久遠

簇cù:簇擁

河流大野猶嫌束,山入潼關不解平。

束:拘束

3、由詩入境

天色蒼茫,萬古高聳的雲山簇擁着這座古城,秋風起,呼嘯而至,吹散了細碎的馬蹄聲。莾莽大河衝向山谷,可惜河谷狹窄,河水似乎也受到了極大的束縛。秦嶺山脈蜿蜒至潼關,只知到巍峨險峻,不知平坦爲何物了,此等桀驁不馴之態真令我讚歎佩服!

4、小組合作探究詩歌

(1)這首詩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2)山水本無情,只不過是大自然的景觀,爲何譚嗣同的眼裏,山水都似乎有了壯懷激烈的舉動?

5、修辭

這首詩運用了擬人的修辭,賦予雲以人的動作“簇擁”,賦予河流以人的情感“嫌棄拘束”,生動形象的表現了北方山水的壯闊,表現了詩人內心的一種衝破羅網,勇往直前,追求個性解放的少年意氣。

6、情感

14歲的譚嗣同,當時面臨的中國正是一個軟弱無力,被列強隨意欺凌的國家,14歲的譚嗣同對此深感憤慨,在隨父上任的途中已經是滿腔熱情渴望爲民族國家爭取光榮,面對北方的壯闊山水,感覺跟自己的那種衝破羅網,勇往直前,改造國家命運的心情相似,移情於物,所以才寫下這首詩。

二、拓展延伸感知作者

1、人物典故——劍膽琴心

在瀏陽乃至中國的歷史上,維新志士譚嗣同都是一個頂天立地的偉丈夫,他爲戊戌變法慷慨赴義的壯舉感召日月。但很多人都不知道,譚嗣同從少年時代起,就有“劍膽琴心”的雅號。在才常路的“譚烈士專祠”裏,曾經有一幅譚嗣同攝於南京的照片,那年他32歲,外穿月白色長衫,內着玄色武士裝,左手叉腰,右手持劍,濃眉俊目,閃閃似電,有一種立如山嶽、傲視死神的凜然正氣。譚嗣同短暫的一生中,兩劍三琴陪伴他度過了不少蒼茫歲月。

2、獄中題壁

譚嗣同

望門投止思張儉,

忍死須臾待杜根。

我自橫刀向天笑,

去留肝膽兩崑崙。

3、名人評價

梁啓超稱譚嗣同爲:中國爲國流血第一士。

康有爲曾經這樣讚揚譚嗣同:挾高士之才,負萬夫之勇,學奧博而文雄奇,思深遠而仁質厚,以天下爲己任,以救中國爲事,氣猛志銳。

北京西城區政協主席杜靈欣:作爲近代中國爲改革變法而流血犧牲的第一人,譚嗣同的思想學說得到後人重視,他敢於擔當、勇於奉獻的愛國精神更是時下銳意創新、不斷深化改革需要的一種精神傳承。

三、當堂測試

背誦默寫潼關

三、教學反思

1.課堂應該是流動的。在解決問題中,可以繼續結合上下句以及課下注釋深入解讀詩歌。

2.讀中講,讀中賞。自己得認真研究詩詞教學的朗讀指導,這是我的薄弱。這樣,才能給學生以示範與指導。教師可以通過聽一些名家朗誦,掌握一些朗讀理論,並在以後的詩詞教學中繼續實踐。

綜上所述,我們都說“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我想,這也是每次反思的意義所在。可以說,學生的每一個問題都是有價值的!一次教學設計,一次教學過程就是一次歷練,雖然從資料準備、設計教學、打磨課堂,再到PPT的製作,一定是漫長而艱難的,但這的確也是不斷學習的過程,更是一次提升、一次成長!

篇四:潼關教案

教學目標

1、誦讀古詩,理解詩意。

2、感知少年譚嗣同衝破束縛,強我中華的壯志豪情。

教學重點:結合課下注釋和古漢語字典,疏通詩意。

教學難點:感知少年譚嗣同衝破束縛,強我中華的壯志豪情。

明確目標自主學習

1、查找資料,瞭解譚嗣同的歷史事蹟和本文寫作背景。

2、結合課下注釋和古漢語字典,疏通詩意。

3、誦讀詩歌,體味情感。

背景關:

譚嗣同寫這首詩時才十四歲,當時隨父赴甘肅上任,途徑陝西潼關,被北方的特有的壯闊風景所震撼,欣然下筆,遂有此詩。

師生互動分析詩歌

作者關:

譚嗣同(1865.3.10—1898.9.28),男,字復生,號壯飛,湖南瀏陽人,中國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維新派人士。其所著的《仁學》,是維新派的第一部哲學著作,也是中國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

譚嗣同早年曾在家鄉湖南倡辦時務學堂、南學會等,主辦《湘報》,又倡導開礦山、修鐵路,宣傳變法維新,推行新政。

公元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譚嗣同參加領導戊戌變法,失敗後被殺,年僅33歲,爲“戊戌六君子”之一。

詩意關:

(翻譯加粗字)

終古高雲簇此城,秋風吹散馬蹄聲。

終古:久遠

簇cù:簇擁

河流大野猶嫌束,山入潼關不解平。

束:拘束

由詩入境:

天色蒼茫,萬古高聳的雲山簇擁着這座古城,秋風起,呼嘯而至,吹散了細碎的馬蹄聲。莾莽大河衝向山谷,可惜河谷狹窄,河水似乎也受到了極大的束縛。秦嶺山脈蜿蜒至潼關,只知到巍峨險峻,不知平坦爲何物了,此等桀驁不馴之態真令我讚歎佩服!

小組合作探究詩歌

1、這首詩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2、山水本無情,只不過是大自然的景觀,爲何譚嗣同的眼裏,山水都似乎有了壯懷激烈的舉動?

修辭關:

這首詩運用了擬人的修辭,賦予雲以人的動作“簇擁”,賦予河流以人的情感“嫌棄拘束”,生動形象的表現了北方山水的壯闊,表現了詩人內心的一種衝破羅網,勇往直前,追求個性解放的少年意氣。

情感關:

14歲的譚嗣同,當時面臨的中國正是一個軟弱無力,被列強隨意欺凌的國家,14歲的譚嗣同對此深感憤慨,在隨父上任的途中已經是滿腔熱情渴望爲民族國家爭取光榮,面對北方的壯闊山水,感覺跟自己的那種衝破羅網,勇往直前,改造國家命運的心情相似,移情於物,所以才寫下這首詩。

拓展延伸進一步感知作者

人物典故——劍膽琴心

在瀏陽乃至中國的歷史上,維新志士譚嗣同都是一個頂天立地的偉丈夫,他爲戊戌變法慷慨赴義的壯舉感召日月。但很多人都不知道,譚嗣同從少年時代起,就有“劍膽琴心”的雅號。在才常路的“譚烈士專祠”裏,曾經有一幅譚嗣同攝於南京的照片,那年他32歲,外穿月白色長衫,內着玄色武士裝,左手叉腰,右手持劍,濃眉俊目,閃閃似電,有一種立如山嶽、傲視死神的凜然正氣。譚嗣同短暫的一生中,兩劍三琴陪伴他度過了不少蒼茫歲月。

獄中題壁

譚嗣同

望門投止思張儉,

忍死須臾待杜根。

我自橫刀向天笑,

去留肝膽兩崑崙。

名人評價

梁啓超稱譚嗣同爲:中國爲國流血第一士。

康有爲曾經這樣讚揚譚嗣同:挾高士之才,負萬夫之勇,學奧博而文雄奇,思深遠而仁質厚,以天下爲己任,以救中國爲事,氣猛志銳。

北京西城區政協主席杜靈欣:作爲近代中國爲改革變法而流血犧牲的第一人,譚嗣同的思想學說得到後人重視,他敢於擔當、勇於奉獻的愛國精神更是時下銳意創新、不斷深化改革需要的一種精神傳承。

當堂測試

背誦默寫潼關

閱讀譚嗣同《潼關》一詩,完成第10小題。(4分)

潼關

終古高雲簇此城,秋風吹散馬蹄聲。

河流大野猶嫌束,山入潼關解不平。

10.詩歌描繪了北方怎樣的景象?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情感?(4分)

答案:

二、閱讀理解(44分)

10.描繪了北方遼遠而壯闊的景象。(2分)表現了作者渴望衝破羅網、勇往直前、追求個性解放的少年意氣。(2分)

篇五:潼關教案

作品:

潼關

譚嗣同

終古高雲簇此城,秋風吹散馬蹄聲。

河流大野猶嫌束,山入潼關解不平。

一教師範讀

二作者簡介

三教師指導誦讀

四學生誦讀練習

五學生齊聲誦讀,教師再次指導

六學生讀提示語,初步理解詩意

七教師簡要講解,幫助學生理解詩意及主旨

八學生練習誦讀並背誦

九展示教師作品

潼關

羅衷美

一夫高踞萬夫功,十二連城鳥不通。

潮漲黃河千尺浪,雲屏秦嶺億年風。

五洲車過重關老,三省橋連古渡空。

絕塞今成遊覽地,紛紛故事問漁翁。

篇六:潼關教案

教學目標:

1、學生能讀準字音,讀準節奏,讀出感情。

2、引導學生品味語言,充分發揮學生想象,感受意境的基礎上,感受詩人渴望沖決羅網、勇往直前、追求個性解放的少年意氣。

教學重點:品讀富有表現力的語言,領悟情感。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生活情感體驗,感受詩人渴望沖決羅網、勇往直前、追求個性解放的少年意氣。

學情分析:

由於七年級學生剛從小學進入初中,他們詩詞積累少,知識面窄;誦讀能力不高,在分析理解及語言表達上非常有限,大多停留在只能解釋詩詞內容的淺顯層面,不能較深入地理解詩詞之美,詩人之情,以及詩詞所承載的中華精神文化的內涵。因此,作爲學習活動的促進者教師更要注重學法的指導。針對學生這種實際情況,主要是通過指導學生多種形式誦讀,引導學生領會詩人精闢的用詞;幫助學生走進詩人所處的特定時空,觸摸詩人的心靈,感受詩人的情懷,引起學生們的共鳴,從而激發學生學習這首詩的積極性。

教材分析:

這位英氣勃發的少年,騎馬登上半山間的潼關古道,傍山監河,乘興前進,任清脆的馬蹄聲被獵獵西風吹散、吹遠,飛入滾滾的雲濤裏。大概從古到今,這巍峨的雄關就被白雲,團團簇擁着,一直不曾解圍吧?偉大的壯觀還在更高更遠的地方。潼關地處陝西、山西、河南三省交界點,南鄰華山羣峯,東望豫西平原。詩人立馬城關,眼見黃河從北面高原峽谷奔騰怒吼而來,到懸崖腳下猛然一轉彎,奔向平坦廣闊的原野,但氣勢卻不見緩和,好像仍嫌河牀箍得太緊;而那連綿不斷的山峯,在關東並不怎樣惹眼,剛入潼關便突兀而起、聳入雲天,一座座爭奇鬥險,唯恐自己顯得平庸!

自然,所謂大河“猶嫌束”、羣山“不解平”,全是黃河、華山的磅礴氣勢在詩人心理上所引起的感應,反映着這位少年詩人豪邁奔放的激情和沖決封建束縛、追求思想解放的願望,而這願望,這激情,同當時神州大地上正在崛起的變革圖強的社會潮流,是完全合拍的。

十九世紀末葉,在我國曆史上,是一個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的時代,也是一個民族精神空前高揚的時代。透過少年譚嗣同這首充滿浪漫主義精神的山水絕句,我們彷彿聽到一個迅速臨近的新時代的腳步聲。

教學過程:

一、詩詞激趣,引入新課

師:駱賓王七歲作“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王維十七歲作“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白居易16歲時作“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他們都是年少有爲,他們都意氣豐發。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潼關,感受少年譚嗣同的豪情壯志吧!

二、走進作品,感受魅力

(一)初讀感詩情

1、自讀詩作,要求學生能結合註釋初步瞭解作品內容,並嘗試自己誦讀。

(1)師:請大家打開語文書,結合註釋,自由的朗讀潼關。

(2)師:誰願意爲大家讀這首詩?

(3)師:字音讀得真準。你能說說這首詩寫了什麼?

預設:路過潼關的所見所聞所感。

(4)師:我們像這位同學這樣,一起來把這首詩讀一遍。

(5)學生齊讀

3、學生品讀,感受作品思想感情。

(1)師:朗朗上口,有吟詩的感覺了。但老師覺得,大家的朗讀裏,缺少點什麼?缺什麼呢?(生:沒有感情)

(2)師:要想達到朗讀有感情,就要走進作者,瞭解寫作背景,這是我們經常感悟詩歌思想感情的一個方法——知人論世。

(3)我們首先知人——認識一下這首詩的作者。哪位同學瞭解譚嗣同?

(4)指名答。

(5)師:大家預習作業做的很好,查找的資料很全面。面對這麼多資料,哪些資料對理解這首詩有幫助呢?

(6)師:同學們篩選信息的能力真強。那論世是指什麼呢?(生:作品的寫作背景)

(7)師:哪位同學呢能爲我們大家介紹一下潼關的寫作背景?(指名答)

(8)師:我們瞭解了譚嗣同的生平經歷,也知道了潼關的寫作背景,那詩人想表達什麼思想感情呢?

預設:我結合了詩人的生平、寫作背景、還參照了書下的賞析,覺得這首詩表現了詩人內心的渴望衝破羅網,勇往直前,追求個性解放的少年意氣。

師:你能不能讀出剛纔你說的那種感覺,可以請人跟你一起讀。

此時:教師板書:

譚嗣同的生平經歷——知人

潼關的寫作背景——論世

表現了詩人內心的渴望衝破羅網,勇往直前,追求個性解放的少年意氣。

(二)賞讀品詩言

1、學生分小組自由讀詩,邊讀邊思考:你認爲哪個詞、哪句話能體現出詩人這樣的情感?

2、學生小組內交流品讀體會(4人小組合作,教師巡迴指導)。

3、學生展示,教師點撥引導。

4、資料適時展示,進一步瞭解作品思想感情。

點撥預設:

★“終古”“高雲”“簇”寫的什麼?

(課件展示:1.“終古”說明了關塞歷史的悠久,“高雲”,烘托出關城地勢的險要。不直寫關城高險,而以“高雲”烘托,的確獨具匠心。一個“簇”宇,以動寫靜,讓人自然想到白雲朵朵、簇擁高城的奇景。2.唐代詩人王之渙的《出塞》:“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3.潼關的相關資料PPT展示)

★秋風吹散馬蹄聲,你的眼前浮現了一個怎樣的形象?5分

(課件展示:1.羈旅風塵、名落孫山的愁悵,絲毫沒上這位青年英雄的眉頭、心頭,他詩筆揮處,唯有天高雲淡,氣朗風清;得得馬蹄,直入關城,一位豪情勃發、揚鞭催馬的青年的颯爽英姿躍然紙上.(請學生畫在黑板上,口述講解)2.南宋末年的詩人汪元量也曾寫過一首《潼關》詩,首聯道:“蔽日烏雲拔不開,昏昏勒馬度關來。”烏雲蔽日,秋光暗淡,蒼茫暮色中,勒馬前行,真是步履維艱。兩位詩人,在同一個季節,經過同一個地方,而由詩中透出的情緒卻有天壤之別。爲什麼會有不同呢?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山水本無情,只不過是大自然的景觀,爲何譚嗣同的眼裏,山水都似乎有了壯懷激烈的舉動?2分

(課件展示:十幾歲的譚嗣同,當時面臨的中國正是一個軟弱無力,被列強隨意欺凌的國家,十幾歲的譚嗣同對此深感憤慨,在隨父上任的途中已經是滿腔熱情渴望爲民族國家爭取光榮,面對北方的壯闊山水,感覺跟自己的那種衝破羅網,勇往直前,追求個性解放的少年意氣相似,移情于山水。)

4.全班起立齊讀全詩。

師:大家朗讀時把重音放在品味的關鍵詞上,感覺非常棒,這樣一個衝破羅網,勇往直前,追求個性解放的少年就活到你們的朗讀裏。

我彷彿看到:從古到今,這巍峨的雄關就被白雲團團簇擁着,一直不曾解圍吧?清脆的馬蹄聲被獵獵秋風吹散。眼見黃河從北面高原峽谷奔騰怒吼而來,到懸崖腳下猛然一轉彎,奔向平坦廣闊的原野,但氣勢卻不見緩和,好像仍嫌河牀箍得太緊;而那連綿不斷的山峯,在關東並不怎樣惹眼,剛入潼關便突兀而起、聳入雲天,一座座爭奇鬥險,唯恐自己顯得平庸!

(三)誦讀現詩味

1、學生分小組自己在組內練習,然後各小組推薦一名代表誦讀。

2、學生點評,優勝者自述誦讀心得。

3、全班聲情並茂地背誦詩作。

三、拓展延伸

師:看到他,你想到哪些人或者哪些詩?

四、課堂小結

附:

板書設計

潼關

譚嗣同

譚嗣同的生平經歷——知人

潼關的寫作背景——論世

表現了詩人內心的渴望衝破羅網,勇往直前,追求個性解放的少年意氣。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