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二

知行與行知作文

本文已影響 8.89W人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原來並不叫“行知”而是叫“知行”,他認爲“知是行之始”,後來經過不斷的實踐,他總結到“行是知之始”,於是糾正了以往的認識,並在《三代》中總結出“行動是老子,知識是兒子,創造是孫子”的著名言論。

知行與行知

哲學上講,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和目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國家級的教練卻教不會一個骨幹精英游泳,看似實在可笑,但是從事物的兩面性分析,一則在教練,一則在學者。這位小夥子是精英,但他學不會,這就要看他的思想了。

本來呢,大家都不敢下水,教練略施一計,教大家救人,便是要各位精英紛紛下水,最終在不知道目的的情況下學會游泳。

小夥子很聰明,在別人都沒有看穿時 ,他已猜到教練的目的。可是,他不順着教練的思路,始終不下水,讓這善意的謊言圓滿。

真的不愧爲精英,計謀竟被他識破了,可是,他得到好處了麼?

思維上講,他用頭腦的實踐——觀察分析活動,破解了教授“掛羊頭賣狗肉”的“伎倆”,不陷入這個事先布好的局中,可以說是從知識得到了行動的方針,“知是行之始’,是沒錯的。

若從另一方面講,大家都怕下水,他也不例外,只是大家都被教練的權宜之計騙了,繼而邁出了學游泳的步伐;而他呢面對恐懼,在知道真相的情景下,順着自己的懦弱“下水”了,結果成了: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

牛頓曾說過:“我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多麼樸素的一句話,到他這兒,成了唯一的“真理”。真理與謬論往往相伴而行,只等待時間與空間的組合。

他只能算得上是聰明,有智慧,但還差那麼一點——行。

看上去他戰勝了教練,其實不然,他還是一個失敗者,只是“跳梁的小丑”,因爲他也不明白自己的目的,卻反問別人,在別人幫他去完成時,他卻以任何的理由拒絕。他只記得以知識開始的實踐,忘了實踐是知識的來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行是知之始,不要一味地鑽牛角尖,去掩飾自己的懦弱,失去飛躍的機會,這就和我們在面對父母和老師的教導時,明明知道那是對我們好,卻執拗地拒絕,只因爲“我不會”“叫別人吧”……沒有了親身體驗嘗試,再怎麼說,也不可能成功。

“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不要畏懼,不要迷茫,未來的山路等着你去“躬行”,相信吧,終有一刻,你會“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你將成爲真正的行者、知者,未來等着你去探索。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