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載體議論文

老年人真的“碰瓷”了嗎?作文

本文已影響 8.67W人 

以前聽到老年人碰瓷的新聞:即老年人被摩托車或機動車帶倒的時候,會對指認施救者就是撞人者。

老年人真的“碰瓷”了嗎?

以前聽到許多分析,諸如社會信任度不高、世風日下等等說法。甚至同情老年人的羣體,有許多人也是對老年人的這種行爲作“有罪推定”的,認爲老年人的這種“碰瓷”行爲存在主觀故意。且不論事實如何,或許我們都該聽聽齊澤克怎麼說。

齊澤克在《有人說過極權主義嗎》這本著作中,談及了一個精神分析中的現象。在我看來,這種現象有點類似於遭遇變故後的“認知失調”。且聽齊澤克怎麼說一件類似的事情。

原文摘錄:“……這個故事的主旨是男權社會的‘真相’,用黑格爾哲學中的思辨判斷表達出來,將侮辱者的身份假設爲救命恩人,其作用是保護婦女免受侮辱——或者說,還是黑格爾的思想,在表面上與外來力量作鬥爭的時候,主體是如何與自己、與自己誤認的實體作鬥爭的。”

在所謂的老年人“碰瓷”的事件中,外來力量是撞車事件,主體是老年人,老年人在社會大環境下(或許並非男權社會,而是當下社會),經歷了與自己、與自己誤認的實體(施救者)的鬥爭過程。與自己的鬥爭是:要不要賭一把,咬定這個施救者就是撞人者;與施救者的鬥爭是,把他看作敵對的一方。

書中還提到了與應激障礙相關的背景。總體而言,應激障礙對於社會而言是有負外部性的。

或許,老年人的所謂“碰瓷”,真的不怪他們。可能需要怪罪個人的自我防禦機制吧——如果非要尋找到一個兇手的話。

與一種心理狀態作鬥爭,人類何時真正地“勝利”過呢,得到的不過是“解決”或者是“緩解”而已。在面臨心理、勝利最原始的規律的時候,少一些道德譴責,不作道德批評家,多做一些建設性的工作、預防性與補救性的工作,比旁觀指摘要更有“公民精神”。每個人,在所謂的老年人“碰瓷”中,都充當了一個社會中的“他者”式的“外來力量”,實際上,沒有誰,能真正置身世外。

給老年人一些安全感,完善社會福利,建設和諧社會,共營淳樸民風。或許這是我們當下最該做的。

而不是指責“碰瓷”的老人。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